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加更(2 / 3)

没怎么在乎外面讲什么。这几日沈徵彦未归,魏芙宜有点盼着他,因她想看看沈徵彦的想法,可惜她第一个盼来的并不是他。二月底魏芙宜从卢府把女儿接回青菡院后,听丫鬟禀说魏府派了人来。

她本以为是大林氏或者魏廷自己,没想到在青菡院朱漆门前看到的是长嫂,魏璟的妻子孟氏。

孟氏年近三十,是京畿一世家的嫡长女,也是魏府儿媳中唯一知道魏芙宜真实身份的。

她走进庭院看见魏芙宜,立刻摘了帷帽,拉着魏芙宜坐下后急言:“小姑子荒唐,胡乱传什么谣!”

魏芙宜听过只是浅笑:“嫂子这句话讲得这么确凿,让小姑我怎回您?为何讲谣言是我散的?”

“你不必狡辩,我也不是来讨伐你这个。"孟氏听罢顾不得喝茶,语气急得不行,“是最近朝中不太平,有人弹劾你兄长,现在你兄长和你公爹需要沈大人在朝中助助力,你这一闹,他们脸色都不好看啊。”魏芙宜听过话,望着孟氏蹙拧成八字的眉头,笑容清浅:“我是魏芙宜这件事也不是什么掖着藏着的大事,当初嫁给沈大人前父亲也答应过,会有一天让我恢复身份的,再说知道我身份的也不止是我一人,嫂子不也知道,长兄怎么没怀疑嫂子,偏偏怀疑我?”孟氏因魏芙宜一句话断了思路,愣了好一会后瞪着大眼睛看向小姑子,“胡说,我是魏府的媳妇怎可能胳膊肘往外拐,除了你还能有谁?”“。“魏芙宜举杯饮茶没再言语,惹得孟氏吃不准,想东想西间她突然起身:难道是沈大人知晓这件事?

戴满苗银缠丝头面的孟氏立刻把茶杯摆在桌案上,用手帕擦了擦唇角,转着圆又明亮的眼眸,权衡半天试探魏芙宜一句:“你告诉沈大人了?”魏芙宜无言,将目光落在在堂中行走伺候茶点的丫鬟身上,春兰瞥见了,故作惶恐将茶倒溢出来。

孟氏见状当真以为是沈徵彦知晓替嫁一事且发了怒,一时心心乱如麻。勉强坐一会告辞后,孟氏回到魏府,将话递给了才下值回家的魏璟。魏璟听闻心心里一顿,立在堂门处,叉腰思量对策。“你明日再去。"魏璟想了想,与为他更衣的孟氏说道,“不,你现在就去,按照我说的,告诉她当年魏府不是把她许配给了肃王吗?正好肃王一直过问未婚妻之事,若因此事四妹与沈徵彦和离,魏府只能安排她重新嫁给肃王。”

孟氏离开后,魏芙宜见天色尚可,走到青菡院中,从春兰手里接过葫芦瓢,亲自为院子里新添的几盆绣球花浇水。这个时节绣球花开得正旺,魏芙宜一边在院子里赏花,一边看着荔安的猫奴在空地里追着尾巴玩。

荔安坐在堂门前的板凳读书,没一会便放下书本望着魏芙宜。“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啊?”

“你爹爹近来公务繁忙。"魏芙宜招手,荔安放下书乖巧奔过来。魏芙宜揉着荔安肉肉的脸颊,正准备摘几朵花簪在女儿发顶,丫鬟又来报。这次是孟氏赶来,魏芙宜估量来者不善,没有传人看茶,就站在庭院里,冷冷看向穿着阔袖大衫的孟氏。

孟氏也不想一日两登门,奈何此事事关她夫君,先苦口婆心劝魏芙宜道:“不瞒小姑子讲,那肃王自从来到上京驻了脚,日常无事便来魏府。我不知你见没见过这位藩王,他本就是行伍出身气势凌人,脑子又简单到轴得很,吃准魏府拿不出姑娘嫁给他,三天两头寻茬弹劾魏府,尤其是你哥。”魏芙宜猛然想起此前在宫中与这位藩王擦肩而过,脸色大变。孟氏心焦,握着魏芙宜的手求道,“谣言这件事魏府可以平息,但请小姑子在沈大人面前把这件事圆回来,现在不是你公爹,是你兄长日子不好过。”魏芙宜仍在想肃王之事,搂着女儿没讲话。孟氏瞧小姑子我行我素的模样,有些不喜。她自认也没怎么得罪过小姑子,如何落得两头为难?那天小姑子登门的事情她和魏璟知道后,第一反应并非沈徵彦如何,而是肃王谢晋恒。

当年为魏芙宜订这门亲事的也不只是大林氏,主要是当时做司徒的魏廷做主,为了在边疆的马市换取些利益。

这件事肃王确实守信,但后来他与柔然连续打仗没能到上京亲自迎娶魏芙宜,几次写信让魏廷把女儿送到敦煌郡,这时魏廷的四女儿都嫁了人,他没能力办到。

孟氏左等右等盼不来魏芙宜讲话,心里藏起气,想起之前小姑子竟因一个寡妇闹得沈府不得安宁,旁敲侧击说道:“最近沈大人是不是也没回来?”魏芙宜点头,沈徵彦向来醉心公务,她都习惯了。“那他恐怕没和你提,最近皇帝想择宗室女入沈府。“孟氏坐着扭了扭腰,继续说道:

“我知道沈大人和皇帝情同兄弟,沈府又送了女眷入宫当皇后,但皇帝若真动这个心思,沈大人怕是也不好拒绝。”还没等魏芙宜说什么,怀中的荔安扬起脸,问道:“爹爹不好拒绝什么?”孟氏这才发现荔安一直在这里旁听,想着小孩子能听懂什么便没在乎,继续劝魏芙宜道,“我也并非随意编瞎话骗你,世家娶皇室女都是以妻的身份,不知你记不记得去岁谢繇出嫁?她是先帝最不喜的女儿,赐嫁荆州刺史不也是做正妻?”

孟氏说完瞥了魏芙宜一眼,见她一直盯着她看,心一慌,又悻悻说道:“讲这么多也是为你好。”

“堵不如疏,这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