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怀安率领大明的将士来到了昔日冠军侯霍去病祭天的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是当年匈奴的圣山,在这里祭天,宣告的是中原王朝对草原的绝对征服和绝对胜利,可以让汉人感受到对草原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征服感。
其和后来东汉窦宪的“勒石燕然”,共同成为华夏武将们一同追求的最高荣誉。
代表的是中原王朝积极进取的英雄主义。
孟怀安命令将士在狼居胥山使用泥土石块堆砌起一个高台,作为祭坛。
用准噶尔的盔甲、战马、宝刀、旗帜,还有美酒、“三牢”作为祭品。
而后,孟怀安穿着华丽端庄的衣服,三军列阵,神情肃穆。
祭坛上的火把被点燃,烈火焚烧,将士们将准备好的祭品扔到祭坛中,使其被火焚烧,那冲天的烟,被人们认为是沟通上苍的渠道。
孟怀安接下来便诵读早已准备好的祭文:
臣征北大将军孟怀安,奉吾昭启皇帝命,讨伐不臣……以彰武功,祈佑大明,永昌无极。
再然后,孟怀安酹(lei)酒,将酒水洒到地上,以祭莫大地和此次战争中死去的将士英灵。最后,大军山呼“万岁”,大喊“大明永昌”“陛下万岁”。
在狼居胥山举行完“封”礼后,孟怀安又率领大军到姑衍山进行“禅”礼,“封”礼是为了祭天,“禅”礼是为了祭地。
弹幕
“自从安史之乱后,中原汉人王朝,终于又一次打到了草原的腹地。”
“准噶尔帝国还没被灭呢,你们就开香槟了?人家只是放弃了草原,西域还在他们手上呢。”“有一说一,准噶尔帝国是真的强,要不是遇到了中祖,说不定还真的能学忽必烈一样同时完成[封狼居胥]和[南下擒龙]两大成就。”
“只是可惜啊,俺檀汗生不逢时啊!”
“俺檀汗:既生本汗,又何生昭启呐!”
大明·燕地·燕王府一
礼部的三人卞纯乐、计瀚阳、潘靖川成功地和朱祁铄取得了联系。
他们告诉朱祁铄,他们用残缺的燧发枪图纸帮助瓦剌制作出了残缺的燧发枪。
还告诉了朱祁铄瓦剌的行军撤退路线。
他们三人,这些日子,也取得了马哈木和也先的信任。
随着天幕中孟怀安封狼居胥的展开,燕地的大明士兵们,一个个血液沸腾,燃烧了起来,恨不得现在就去草原上杀敌。
朱棣和朱祁铄瞧准时机,下令发兵。
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也很难灭掉草原上的势力,其原因之一便是草原势力的行进路线很是飘逸,中原的大军追不上,也不知道该怎么追。
但现在,有卧底的情况下,他们有信心一举灭了瓦剌。
而卞纯乐、计瀚阳、潘靖川三人作为卧底,是百分百会暴露的,暴露了就会死,这三人出发前,朱祁铄就和他们说明了这些,还和他们说,若他们真的身死,保证让他们家族获得世代爵位不递减的侯爵。三人答应了,并表示绝对不会丢了大明的脸面。
朱棣和蓝玉操持着大军,大军开动,往草原上发兵而去。
半个月过去后,马哈木和也先终于发现了,明军似乎在往他们现在休息的老巢而来。
马哈木和也先皱着眉头,误以为朱棣和蓝玉是误打误撞,想来草原找找运气。
他们下令大军撤退,往其他的老巢而去。
等到他们到了第二个老巢,朱棣和蓝玉率领的大军又是往这边而来,马哈木和也先这才反应过来,他们的行踪被暴露了!
卞纯乐、计瀚阳、潘靖川三人,这些天一直在刺探瓦剌的情报,可以说是十分的合格。
马哈木和也先都是率先想到他们三人,可他们三人帮瓦剌造出来的燧发枪,却是不假……
马哈木主张打上去,反正在草原主场,打不过他们也可以跑,也先则认为,他们还是需要积蓄实力,以待来年复仇。
祖孙二人出现分歧。
卞纯乐、计瀚阳、潘靖川三人上言,也是劝谏逃跑。
早就对这三人起了疑心的也先,突然觉得大明是不是在他们逃跑的路线上使了诈,此时正面战场主力的大明并没有多少兵马。
于是也先改变主意,暂停马哈木的决策,和大明的军队决战,他们现在也有燧发枪,和大明作战,并不一定输!
也先不知道的是,卞纯乐、计瀚阳、潘靖川知道他们已经被怀疑,于是故意说要瓦剌撤退,让也先怀疑撤退的路线,从而与大明作战。
而且他们的燧发枪还是残次品,十把里面有七把是坏的,真正到了战场,说不定连烧火棍都不如。朱棣和蓝玉率领大军挺进,朱祁铄也跟上。
战争一触即发。
双方交战。
随着瓦剌方燧发枪不断地炸膛,马哈木和也先不断怒骂卞纯乐、计瀚阳、潘靖川三人,将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个遍。
一边拼死抵抗,一边回到大营将卞纯乐、计瀚阳、潘靖川三人杀死。
“尔等三人,乱我草原!误我大军!此仇纵是在九幽,吾也誓死报之!”在仇恨中,马哈木率领大军冲进大明军队包围圈里面自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