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剌知院因为仅仅不到数月便丢了顺天府,十分的害怕,知道俺檀汗在率领大军决战的他,班师回到草原,打算偷袭俺檀汗,自立为大汗】
【在前线的俺檀汗,对此一无所知,杜尔伯特部被他已经打得节节败退,整个西域,将要被他统治,他沉浸在建立伟大帝国的喜悦中】
【就在俺檀汗率领大军打算一举踏平整个西域的时候,阿剌知院从后方偷袭了,杜尔伯特部也瞅准时机,俺檀汗猝不及防下大败】
【当他知道是阿剌知院背叛他的时候,他愤怒至极,但也知道他现在还有着巨大优势,不能自乱阵脚】【于是他一边防着阿剌知院,一边继续攻略西域,而原本的漠北地区,被阿剌知院占据着】【阿剌知院一次偷袭没有杀掉俺檀汗,非常的失望,只好退回来防守着俺檀汗,并且给中祖写信,表示愿意臣服中祖,希望中祖给他封个王,名正言顺地统领草原,并表示他会替大明看好准噶尔】【通过西厂卢忠的情报,中祖已经知道了阿剌知院背叛了俺檀汗,两人陷入内斗中,于是他顺水推舟,想加强彼此间的内斗,封了阿剌知院为“顺王”】
【阿剌知院被封“顺王”的时候,俺檀汗也正式攻灭了西域的所有势力,这个西域是我们所称的广义的西域,极西之地和阿拉伯文明接壤,接近里海,俺檀汗建立了“准噶尔帝国”】
【建立了准噶尔帝国后的俺檀汗,为了复仇报复阿剌知院,书信中祖,声称只要大明出兵和他一同灭了阿剌知院,漠北从此拱手相让,再也不会染指中原】
【中祖不置可否,让臣子们表态】
【孟怀安的主张是打,灭了阿剌知院将大明的触手伸向漠北】
【但也有大臣认为,如果阿剌知院被灭,准噶尔帝国和大明之间的缓冲带就没有了】
【中祖就问:“难道有了这个缓冲带,准噶尔就不想灭了我们吗?”】
【中祖的这句话,直接把所有人都问住了,是啊,就算阿剌知院不被灭,准噶尔迟早也要进攻大明的】【而且这次出征,大明的军队还可以提前熟悉草原】
【孟怀安被中祖封为“征北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上,准备和准噶尔联合夹击阿剌知院】
【历史上,北宋的军队和金军一同夹击过辽,南宋的军队和蒙古一起夹击过金,灭了辽和金后,两宋几乎没有占到任何的好处,孟怀安对此十分了解】
【两宋的统治者都被胜利或者仇恨蒙蔽了头脑,在联合的时候,向盟友展现了自己极为孱弱的军事实力,消灭敌军后,也不主动消化胜利的战果】
【所以两宋才会反手被自己的盟友吞噬】
【孟怀安这次联合准噶尔,打算向准噶尔展示大明强大的军事实力,并且要积极消化战争的胜利果实】【战争打响了,孟怀安采用闪电站内突袭的方式打向了草原,阿剌知院破口大骂,说中祖不讲信用,说他是大明的“顺王”,大明怎么能够对自己的臣子动手呢?】
【孟怀安早就准备好了一大堆阿剌知院的罪状,声明中祖并没有违背信用,是阿剌知院挑事在先】【孟怀安赶在准噶尔大军到来之前把阿剌知院灭了,让俺檀汗心中一惊】
【大明的军队就这样在草原和准噶尔的大军对峙着,双方都不敢先动】
漠北,草原上,灰尘被风吹得漫天飞舞。
孟怀安作为主帅,望着远处黑压压一片的准噶尔大军,毫无惧意。
俺檀汗则是很意外,他才在西域征战一年半左右,大明的军队,怎么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那支纪律涣散的大军,怎么一年半的时间竞然变得纪律严明、杀气腾腾?
俺檀汗本来是想灭了阿剌知院后,继续攻灭孱弱的明军,现在,他只能改变想法。
他刚刚占据整个西域,根基不稳,他还需要回去稳固政权,这些都是他手下那些汉人教他的治国之道。“前方可是孟将军?”俺檀汗知道此时领兵的将军是孟怀安。
孟怀安回应:“正是在下。”
“你我两国相约共克阿剌知院反贼,既然将军先克之,便由将军处理漠北之地吧,本汗自按照约定将漠北草原拱手相让。”
俺檀汗退让了,西域那一大片土地,生存环境比漠北不知道好了多少,既然大明想要这片恶劣的土地,那便给大明吧。
孟怀安点头,注视着俺檀汗的离开。
而后孟怀安写信给朱祁铄:
“圣躬安,臣身在草原,扬我大明威风之际,无不思念陛下日日夜夜的教诲,草原茫茫无际,臣每日惊惶之时,便念叨陛下的劝语,才让臣度过了每一个孤独的夜晚。”
“俺檀汗欲与大明争雄,臣知战场刀剑无眼,随时可逝,但臣谨记陛下教诲,大明之臣,身可死,气节不可丢,于是怒斥俺檀汗,保我大明国威。今漠北无主,我大明代天牧民,唯陛下示意。”【孟怀安的这封信,既写了他的功劳,又表达了他对中祖的忠心,卢忠、朱骥两人知道后,惊呆了】【没想到那个看上去人老实,话不多的孟怀安,竟然也暗戳戳地加入了他们争夺宠臣的行列,这让卢忠和朱骥的危机意识大增】
【尤其是,现在孟怀安的姐姐孟婉清还怀上了龙胎,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