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不怪你(2 / 2)

头,眼里的眸光柔和下来,他给她掖了掖被角,“我便是在那里认识了你父王,也是我的老师一一元荞。”听到这个词,孟知微的语气柔软下来,但她显然还有些没有太准备好听他的故事:“他是……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父王励精图治,仁爱待民。云外境在他的治理下,尽然有序,浑然一体。除此之外,他对于国家基建也颇有见解。人人都说我是因为少时在皇家学堂陪皇子读书才有经世之资,其实不然,我的很多关于治国之识,皆是来自于我的老师。”

“彼时我还不知道,他就是逃落在外的前朝太子,只是佩服老师的眼见和谋虑,便想留在云外境追随于他。”

“老师待我推心心置腹,甚至他还带我去见过你。“温淮川看向她,“小五,你的名字,并非是我取的,而是你父亲给你的。”孟知微看向他:“所以我梦中的人是你,不,我记忆中的人是你。”温淮川:“是我。”

“你小时便见过我,你很喜欢我的玉佩。”“我记得。"孟知微把头压在自己的手背上,侧着看他,“那玉佩呢?”“好景不长。“温淮川却看向外面的雪,“因为这一枚玉佩,我被我父亲在朝堂之中的死敌发现,他利用我老师的身份和我的身份做局一一”温淮川的语气颓落了许多,“我钟离一家是拥护新王上位的左膀右臂,我若是和前朝太子有染,钟离一家势必遭牵连。”“我为维护老师,自甘断玉,与钟离家划清界限。我禀告圣上,愿意以一人之躯担其后果”

说完之后他有些迟疑和停顿,孟知微朝他看去,他的脸上的神色却不是很好看。

“可老师……老师却以身入局以救我…“他再度转过来的时候,眼底竞然有些晶莹,“他想到的说辞是,我以身为饵,入云外境,是为了剿灭前朝余孽。“他本已经安稳藏于江湖了,若不是我的出现…断不会惊起这样的风浪……"他的语气低下去,虽尽量已经平静地讲述,但语气里依旧带着陈年的伤疤,“老师是为了我,……”

金銮殿上,老师被士兵拖下的时候斥责他背叛云外境,咒骂他不得好死。他知道那全是演给太昶帝看的,老师以此来保住他,当时的莫离疏只能看到名为皇权的大山压在他和老师各自一头,将他们的情谊活生生压断。“老师入狱后,我趁人不备探望过,也想过救老师出去,可他却始终没有点头。"温淮川遥遥望着外面的一支红梅。那年元荞只是对着黑黟黔的墙面,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嘱咐他说日后若是遇到了小五,还望他保护她。

“他定是早早就知道了我的身份,但他并未以此而薄待我,他将自己的所有的才学和谋略都交给我,就是早早已然知道,我钟离家,未来必将是帝王之依。”

“他虽不在王位,却依旧心系天下。”

温淮川的声音已然沙哑:“钟离家成了铲除逆党的功臣,但老师……他最后被悬挂在…怀瑾不知,老师到底做错了什么。”这句话与其说是说给孟知微听的,不如说是他说给故去的元荞说的。他自称怀瑾,那是他原本的名字。

那不是如今要到而立之年的温淮川的疑惑,是过去束发之年的钟离瑾的疑惑。

孟知微安静地听着,她自然能想象的出,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有多大,他的在意并不是在于当时的莫离疏是云外境的叛徒,他引得整个云外境覆灭的污名,而是挣扎在因为立场不同他无法救回自己在乎的人的愧疚中。曾经逍遥江湖的人最终却要在她父王和钟离家中选择其一。忠孝两难全的决定,她的父王替他选了。

孟知微无法想象,他背负着这种愧疚后依旧要拿起钟离家的使命,戍边疆,伐北裳。

毕竟历史上的钟离瑾,十八岁就是出奇制胜的靖边大将军了。他该如何来判断这个世道的是非。

守家卫国,到底是对还是错。

忠于帝王,到底是对还是错。

她开始理解,为何他说他已然不想管天下之事,只想求一个解脱之法。他这一生,早就不是为自己而活了。

孟知微:“我父王如此做,他定然是觉得值得。”孟知微:“若如你这般说,我父王有经国治世之能,又怎甘屈于云外境呢,金龙困于泥潭,他并未你想象中的那般已逍遥隐世了。”“再者,成王败寇的道理,父王早就知道了,他本就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的,如果非要有这么一天的话,他宁可是为了你…”“小五。“他听闻此话后,转过来,脸上已然清泪两道。她第一次看到他流露出这样的脆弱,她学着他的样子,抬起手腕,用指尖轻轻地去抚落他的泪珠,那滚烫的泪珠让她觉得心颤。“我不怪你,我父王自然也不会怪你。”

她往前伸手,将他抱在怀中,轻轻拍打,安抚他的背:她知道他不是什么代价没有付出,莫离疏同样,也死在了那年寒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