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了,如果说皇上一直压着她的位份是想让她资历提上来再封妃,如果说皇上将李氏封贵妃并且将李氏一族抬出包衣旗,是想给她找个挡箭牌,让她日后以汉女身份封贵妃不会太突兀。
就像万岁爷封固伦和淑公主的女儿为和硕格格前还会特地将和硕纯禧公主晋封固伦纯禧公主,将固伦纯禧公主的儿媳封做固山格格,就为了宗室们的口舌不会落到女儿和外孙女跟前。
那万岁爷直接将没有生养也不是潜邸旧人的年氏封妃,让刚进宫的兆佳氏跟生养了三子又为潜邸侧妃的她相提并论,又算什么。懋嫔终于意识到,万岁爷对她根本没有宠爱,没有打算,没有顾忌,更没有念着她生养三个儿子的功劳,毕竟,万岁爷不缺儿子,只缺女儿。哪怕弘时是他曾经的世子,也不被他放在心上。她两辈子到底混出个什么来,一瞬间,她恨极了被她换了孩子的李氏,倘若李氏的女儿现在是她的,不、那些女儿本来就是她的,她该有三个固伦公主,成为贵妃的也会是她。
而非顶着个汉女身份,在众多满洲旗、汉军旗,满洲旗汉军旗包衣里不上不下,分明是潜邸侧妃的身份,但到头来谁都能踩她一脚,谁都能看不起她,谁都能故作清高叹她一声,以汉女身份成为嫔位,实属了不得。谁都恨她不过是早一步生下阿哥,居然捡漏成为侧福晋,在万岁爷登基时有个嫔位当,可谁知道她的痛苦,李氏跟她身份一样,凭什么一个个都只敢欺压她,不敢欺压李氏!
凭什么,就凭李氏是贵妃,有三个备受皇上宠爱的固伦公主吗,而她只是嫔位,有两个残疾儿子和一个不着调的儿子,是她自己想这样的吗?上天上辈子折磨她一世,这辈子仍是不放过她,不愿让她如愿以偿。如果兰箐箐得知她这般想法,肯定毫不犹豫反驳,准许你算计,就不准别人欺压你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自己听了不觉得好笑?那十一位格格不是非得当这恶人,着实是早些年的仇压着无处释放,现在逮着机会了,自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而那新进宫的十个宫妃,是大选出身,最低位份也是贵人,最高直接封妃,高位者对低位者轻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总不能要求肃妃对一个嫔位百般殷勤讨好吧,肃妃家世高出身贵重,身体好着呢,只待侍寝后怀上身孕,何必在意懋嫔。
若是相信懋嫔儿子能成为皇帝,年羹尧早就将自己女儿塞进弘时后院当侧福晋了。
且不说懋嫔怎么恨,皇帝册封那十个妃子后,日常过来找皇后娘娘说话的人多出了肃妃和吉嫔姐妹俩,不过皇后不耐烦应付她们。她平时跟贵妃聊聊潜邸旧事和女儿外孙们就足够打法时间了,对上三个新妃子,她们不是来讨她欢心的,而是让她格外付出精力应付的。那三位妃子也算识相,见皇后娘娘不愿理会她们,一个个都不想着投靠皇后了,而是一心一意争宠。
但皇帝讲究同房的时辰,她们想也没用,只能等着万岁爷何时算好时辰再行邀宠。
十个新晋妃子且不论,整整二十一个阿哥到了年纪娶妻,除了钮祜禄氏因只有一个儿子,对那个位置有一搏心思,对儿媳妇的出身百般期待,郭络罗氏因头胎就是双生子,对自己即将有儿媳妇一事挺看重,其他贵人心思仍在自己大)子身上。
不知何种缘故,大儿子成亲后,奔波于造人,但生下来的都是阿哥,万岁爷大孙女这个位置还有大把人争。
这些贵人不在意自己二儿媳和小儿媳只有一个原因,这些阿哥都是双生子,相貌、身高一致,将来绝对无法争储,她们精力都在大儿子身上,如同懋姐的两个儿子被废了后,一心一意在小儿子身上付出精力。她们现在只有靠大儿子这条路了,指望万岁爷给自己地位,百年后或许还行,但比起死后的风光,还是活着时受人敬仰好。懋嫔也没了别的办法,一心一意紧抓小儿子,只求万岁爷看在弘时长进的份上,继续看重弘时,封弘时做皇太子。
她只求这个,满心执念都在弘时身上了,若是哪日有人抢走她儿子的皇太子之位,她怕是会恨之入骨。
承乾宫,皇后选好二十一个阿哥嫡福晋后,将折子一递,兰箐箐接过去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大多是汉军旗贵女。
唯有两个是满洲旗贵女。
仔细一看,是钮祜禄氏的儿子和郭络罗氏的长子两人的嫡福晋,一个是富察氏,另一个是佟佳氏,不过并非是大族出身,只是跟大族一个姓氏的巧合。即便是这样,万岁爷圣旨颁布下来时,两位满洲旗妃子真是惊喜异常,特别是在同时婚娶的十九位阿哥只能迎娶汉军旗贵女为嫡福晋时,便越发激动了,看来万岁爷对她们的长子还是重视的。
这事且不论。
钦天监再度根据妃子生辰八字算出同房时辰。在同房后,妃子们许久不曾传出消息,这让皇上大为惊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一旦宠幸妃子,妃子就会怀上身孕的巧合消失了!他能生下女儿的希望比从前大太多了。
雍正帝一下子过于兴奋,早早起来批改奏折,还不忘在早朝后催着大臣们快快忙完差事,和他一同想女儿的名字。
大臣们瞠目结舌,万岁爷,那些妃子还没传出有孕的消息,您这么就确定她们一定会怀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