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马俊明一直不说话,秦文海笑着问道,“这篇文章能上你们刊么?”
马俊明抬起头,笑了笑,“当然可以。”
虽然“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可行性没有得到印证,但是马俊明却一点犹豫都没有。
现如今,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基本都在各自摸索的阶段,而且还是初步阶段。
即便是马俊明这样研究英语教学法的专家,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心中也没有好的答案。
既然是要摸索,如今有一个如此详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摆在面前,肯定是要让中学的英语教师们试试。
要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不行,在如今的中小学教育环境下,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
反正都是摸着石子过河,摸哪块石子不是摸?
但如果真的有可行性,那中小学的英语教育就有希望能够更进一步。
师大创办《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目的就是要开拓教育先河,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效率,在这个时候如果还畏手畏脚,怕出错,怕担责,教师们怎么进步,学生们怎么进步?
听到马俊明说得这么爽快,秦文海笑呵呵地说道,“既然如此,这篇文章就留在你这里了,回头我跟杨翊说一声。”
马俊明笑着摆手,“这就不劳你驾了,你跟我说杨翊住在哪儿,我亲自去拜访。”
“你个大主编还亲自去啊。”
“那有什么,反正都在一个学校,我跑一趟就是。”
秦文海点头,“那也行,他住工六楼一单元601。”
“行。”马俊明将稿子拾掇拾掇站了起来。
秦文海看着马俊明,一脸疑惑,“你不会现在就要去吧?”
“有什么问题,反正这会儿刚吃过饭,我过去串个门子,你要不要跟我一起?”
秦文海摇了摇脑袋,“不行,我出来的时候,跟夫人说了要回家,回去晚了她担心。”
马俊明点点头,“那咱们一起走吧,你回家,我去找杨翊。”
……
杨翊吃过晚饭,正在翻译从资料室带回来的资料,英文名是《The Changing of American Museum》,中文翻译是《美国博物馆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主要是蒯风他们也没有给新的英文小说,杨翊闲来无事,就把资料室的英文资料拿回来翻译。
一方面他确实无聊,想要找点事情干,另一方面他也想训练一下自己的翻译能力,也保持一下手感。
而且,翻译这些资料也不仅仅是为了学校资料室忙活,如果碰到一些有用的资料,他还可以投到一些对应的报刊上,额外赚点费用。
杨翊就是看到一月份创刊的《国外社会科学》杂志,才找了这篇《美国博物馆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他觉得这篇文章应该适合《国外社会科学》。
等到翻译出来,就投给《国外社会科学》试试,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砰砰——
外面有人敲门,杨翊放下笔,问了一声,“谁啊。”
“是我,马俊明。”
杨翊连忙去开门,马俊明站在门外,笑呵呵地说,“杨老师,吃过饭了么?”
“刚吃过,马老师请进。”杨翊闪开半身,将马俊明请进屋。
进了屋,杨翊又忙着给马俊明倒茶。
家里有一袋茶叶,是前几天大哥杨钊带来的,江芜周边的茶不少,想弄点茶叶肯定比燕京容易。
马俊明接过茶杯,忍不住点头,“茶叶不错。”
“家里人前段时间带了点黄芽,差不多快喝完了。”
“那我运气还不错。”
马俊明吹了吹还没有沉下去的茶叶,笑着将另一只手里的稿子放在桌上,“杨老师,我是为了这篇文章来的。”
杨翊看到马俊明,就知道他是为了“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来的,不过他没想到,秦文海效率这么高,下班的时候才拿去,这会儿马俊明就亲自找上门来了。
“马老师亲自跑一趟,是有什么指教?”杨翊问。
马俊明摆摆手,“指教谈不上,文章是可以上《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我过来,只是想要跟你探讨一下。这个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是你在给慢班的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么?你在教英语慢班的时候,使用的是这一套教学法么?”
“是,但也不完全是。”杨翊斟酌着语句,“最开始,其实是叫二十四字整体学习法,我为了更高效地学习英语,便总结了一套适合我自己的学习方法。那套方法跟这套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核心是一样的,不过因为对象不同,所以具体的操作方法肯定也不同。后来,我开始教学生,主要也是把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教授给他们,只是在操作过程中也有不同。”
马俊明点头,“可以理解,英语慢班的学生虽然英语基础差,但毕竟是大学生,在教学方式上肯定有所不同。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套二十四字教学方法,是在自己的中学学习以及后来给慢班学生们上课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可以这么说。”
这会儿茶杯里面的茶叶落下去不少,马俊明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