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46章 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3 / 3)

电影学院的食堂他吃过,确实不太好吃,但是师大的食堂也一般。

都没有什么油水,能好吃到哪儿去?

而且周里京他们在小西天这边上学,平时要想给自己加餐,完全没有问题,不像陈凯歌他们,远在朱辛庄,想要吃点好的,不是夏天逮蛤蟆,就是冬天逮麻雀。

“一点都不夸张,我们学校的饭菜太难吃了。”

陈凯歌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杨翊笑了笑,大概是他只在那边吃过一次,所以感受不明显。

吃过午饭,杨翊就把他们带到了住处。

家里面有一个方凳子,外加一个长凳,倒是正好够他们四个人坐。

杨翊让他们坐下,然后取出《烧马棚》的稿子。

“你们谁先看?”

“我!”

陈凯歌正要去接杨翊手里的稿子,张会君却将他的手给拉住了,“凭什么你先看?凭你脸黑?你问别人同不同意?”

“那怎么办?”

“猜丁壳。”

周里京笑道,“我没意见。”

田壮壮跟胡玫也都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提议。

方案定下来之后,五个人就开始剪刀石头布,几轮下来,最后确定了顺序,田壮壮先看,剩下四个人顺序是周里京、胡玫、陈凯歌、张会君。

陈凯歌跟张会君鹬蚌相争,最终却排在最后两名。

“瞧你出的好主意。”陈凯歌翻了个白眼。

“这份稿子,总共分成了四份,你们换着看就行了,不用等太久。另外呢——”杨翊又拿出了《献给爱米的玫瑰花》,“这还有一份篇幅相对较短的。”

听到还有一篇,五人脸上都满是惊喜。

“我们再来猜丁壳。”

这时已经开始看《烧马棚》的田壮壮也要一起猜,张会君摆了摆手,“你凑什么热闹。”

随后其他四人剪刀石头布,又确定了看《献给爱米的玫瑰花》的顺序。

周里京第一,胡玫第二,张会君第三,陈凯歌第四。

陈凯歌连续两次排最末,无奈地撇撇嘴,“你们快点看吧。”

……

他们五个在客厅看书,杨翊自己则抱着一本《中小学外语教学》跑到了卧室。

《中小学外语教学》是师大主办、以中小学教师及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刊物,主编是在外语系任教的马俊明教授。

马俊明教授本身是研究外语教学法的,但是他的研究其实也没有开始太长时间,所以还没什么丰厚的成果。

这本《中小学外语教学》也才刚刚创刊两年时间,内容比较简单,关于外语教育的评述性文章比较少,更多是一些英语专业上面的内容。

对于这一点杨翊可以理解,因为现阶段中小学外语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较差,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教得好,而应该考虑他们会不会教错。

这一期里面,有一篇关于78年高考英语试题的评述,内容也比较简单。

倒不是说作者水平不行,实在是78年高考的英语试题没什么好说的。

杨翊能看得出来,《中小学外语教学》很缺稿子,不然也不会拿这种稿子凑数。

他之所以会看这个,也是那天秦文海跟他说,要是在英语教学上有什么心得,不妨写成文章投到《中小学外语教学》上面,马教授那边很缺稿子。

本来他还没什么信心,不过现在看完整整一期,便心里有了底。

就这期里面的那些凑数的文章,他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并且在外语教学前线奋斗过十几年的教师,杨翊不但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研究过英语教学法,他本科的论文就跟英语教学法改革有关。

放下《中小学外语教学》,杨翊坐在床上想了一会,随即取来纸笔,在纸上写下“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阅读”,总共二十四个字。

这就是中小学老师们耳熟能详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这个教学法在八九十年代开始实验推广,经过十多年的优化,最终成果论文在二十世纪初见刊。

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肯定需要教师灵活一些,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手段。

而且在后世信息爆炸的年代,这个教学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如一些改革后的方法高效。

但是杨翊认为,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是十分适合当下中国英语教学环境的。

而且只要把方法列出来,中学老师们直接照搬,都比老师们自己摸索教学方法更好。

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方法其实并不是特别长,但是想要讲明白,说清楚,还是需要费一点笔墨,而且这个方法杨翊也没有照搬,而是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改进。

同时,他也计划给这个方法留个后门,方便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修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