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要尽快给我答复,因为下个礼拜天就要评选了。年底了,大家想放假前把这事给了了。”
“那我下午就去一趟编辑部……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今天不是休息么?”
“我不行,今天家里面有点事情,不然我就不来找你,直接去编辑部了。”陈凯歌摇摇头,又提醒道,“如果答应当评委,是要去我们学校的。”
“还要去你们学校么?不能把剧本拿过来?”
“评委不止你们,张会君他们另外找了不少评委,大多都是各系的老师。”陈凯歌解释道。
徐晓点点头,她刚才还想问,怎么评剧本要找他们,不找学校的老师,看来找他们,只是为了增加评委会的文学属性,或者是为了增加客观性。
“你们这弄得挺正规,我还以为就是学生们自己闹着玩。”
“嗐,本来确实是咱们自己闹着玩的,不过投稿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家就重视了起来。这么多同学投稿过来,不能随随便便地就结束了啊,那不是浪费大家的心血?后来张会君他们就去找了老师,想要组建一个比较权威的评委团队。没想到老师们也挺支持,这事就做起来了。”
说起“《山民》电影剧本征集活动”的开创,陈凯歌也觉得挺有意思,本来不过是他们在宿舍里面临时起意弄的一个活动,没想到后来规模发展这么大。
张会君他们在学校里面找了四个评委老师,导演系两个、美术系一个、摄影系一个,田壮壮又在燕京电影制片厂里面找了黄建中跟王军正两位副导演加入评委会。
如果再加上《今天》这边两三个人,评委会的规模也挺大。
听陈凯歌这么说,徐晓也觉得挺有意思,“行,我会跟北岛还有芒克说的。”
“好。”
陈凯歌确实家里有事,也没有跟徐晓多聊,事情说完,就骑车走了。
……
傍晚的时候,徐晓去了趟刘念春家,把《山民》电影编剧征集活动跟北岛还有芒克说了。
北岛还没说话,芒克撇撇嘴,“电影剧本,我们去评个什么?”
“电影剧本跟小说形式上虽然不同,但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再者说了,《山民》是从我们杂志首发,凯歌找我们参加评委小组,可以理解。”北岛笑道。
“第七期快要出了,我们这么忙,哪有时间?”
北岛点点头,“确实没有时间,而且他们电影学院很远,去一趟不容易。”
徐晓来之前,大概就已经猜到北岛跟芒克没时间参加。
北岛每周就一天休息时间,因此编辑部的工作,他也大多放在周末,现在第七期的工作又很忙,他肯定去不了。
至于芒克,就算有时间,他也不愿意掺和这种事情。
“徐晓你去吧,凯歌都开口了,要是一个人都不去不合适。”北岛说道。
“行,我去。”徐晓点点头,也没说她准备把杨翊也喊去的事。
倒是北岛,等芒克不在的时候,先问起了杨翊,“木羽最近有新作么?”
徐晓笑了起来,这个问题北岛每次必问。
“没有,他最近挺忙的,恐怕也没时间创作。”
杨翊从传达室调到了资料室的事情,前几天徐晓就跟北岛说过。
“哦,资料室的工作应该是繁杂一些,他刚调过去,肯定也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北岛点点头,又说,“芒克的诗集《心事》一切都已谈妥,过些天北新桥那边开印,月底就能发售。现在民主墙没了,还是要靠各校的负责人多费心。”
“行,这段时间我去各个学校跑一跑,跟负责人们说说。”
……
徐晓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七点多钟,想着时间晚了,也就没去找杨翊。
第二天一早,上班之前,她去敲了杨翊的门。
杨翊正在刷牙,叼着个牙刷就来开门了。
“徐少,你肿么来了?”
听杨翊说话含糊不清,徐晓笑呵呵地举了举手里的饭盒,“杨老师,有件事情要跟你说,顺便给你带了早饭。”
“进来吧。”杨翊让徐晓进门,然后他又跑去了卫生间,“你坐会儿,我马上就好了。”
一分多钟后,杨翊洗漱完毕,回到客厅。
“有什么事情,一大早就跑来?”
徐晓一边开饭盒,一边说,“电影学院的陈凯歌杨老师你还记得么?昨天他来找我,说他们电影学院的学生自己弄了个《山民》电影剧本征集活动,马上活动截稿,要开始评选,想请我们去当评委?”
“我们?”杨翊有些疑惑,不知道徐晓口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他想请我、北岛还有芒克。”
“那你找我干什么?”
徐晓已经把两个饭盒打开,一个饭盒里面装了白米粥,另一个饭盒里面装着一块糍粑,一个鸡蛋,还有一个乌龟盒子。
乌龟盒子据说是从南边传来的一种早饭,就是面糊里面加点胡萝卜丝、南瓜丝放到油里面炸,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油香”,只是炸出来像龟背,所以师大的学生给它起了个外号叫乌龟盒子。
这种乌龟盒子比油条还要紧俏,因为它用油量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