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事情,“杨老师,这两天给你安排的工作,我看你处理得很快,要不然,这个礼拜你把十五号柜的外语文献整理一下?”
杨翊挠了挠头,果然,生产队的驴这就要上线了。
“行,今天我就来整理。”
杨翊也认为,具体的翻译工作可以先放一放,应该先把资料室现有的那些外语文献整理归纳出来。
先将一部分没有用的文件筛选掉,剩下有用的文件再做详细的分类,评出不同的优先级,最后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再做翻译工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秦文海暗自点头,这几天的接触下来,他对杨翊是越来越满意了。
这个年轻人不仅仅有外语方面的才能,而且为人稳重踏实,做事有条有理,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杨翊如今在资料室,工作内容非常单一,就是处理那些英文文献。
至于资料室的其他工作,秦文海一概没有分派给他。
他们资料室跟图书馆差不多,八点钟之后就陆续会来人借阅资料,秦文海帮着给他们找资料,登记借阅信息,林莹则忙着接收、归纳期刊以及部分中文资料的整理。
三个人,从早上上班开始,到晚上下班,除了中午吃饭,就没有休息过。
不过资料室有个习惯比较好,那就是到了下午四点半,准时下班。
资料室的规定,从下午四点钟之后,就不允许借阅资料了。
四点到四点半这半个小时里面,他们会做一些收尾工作,整理一天的借阅信息,以及打扫卫生。
资料室这边下班之后,杨翊还不能休息。
吃过晚饭,他就去了学校给他安排的教室,准备给学生们上英语课。
现在他的英语课时间调整了,从六点钟开始,上到七点半结束。
要不是学生们的时间不允许,杨翊甚至想把上课时间调整到五点半开始,这样他就能早点下班回家休息了。
晚上英语课开始之后,杨翊发现,班里面多了几个人。
他靠在讲桌边上,笑盈盈地说道,“今天晚上,多了几个新面孔嘛。”
胡鹏笑道,“这几位都是其他系的同学,知道杨老师你上课特别棒,所以慕名过来听课。”
杨翊点点头,他大概能猜到,昨天吃完饭,同学们回去之后,肯定对他在《世界文学》上发表文章的事情进行了宣传。
这几个新同学,应该就是听了他们的宣传,才跑过来的。
“要不,今天给你们分享一篇小说?”
一听杨翊这话,同学们就来劲了。
“好啊,好啊。”
“给我们说说《乡村医生》吧。”
“这篇小说我们都看了呢。”
“行,那我就给你们说说这篇《乡村医生》。不过在说之前,我要告诉你们,巴尔扎克是一位法国作家,这篇小说的原文是法语,我是根据美国译文版翻译成中文的,英文版可不是巴尔扎克写的。”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杨老师,我们都知道的。”
“是啊,我们几个可都是中文系的呢。”
杨翊点点头,开始给他们讲《乡村医生》的英文版。
虽然《乡村医生》是短篇小说,但是内容也不少,如果杨翊从头到尾给他们讲解,一晚上肯定讲不完。
而且小说里面很多内容也没有必要特意给学生们讲,他就只从中间挑了一下有知识点的拿出来讲了讲。
今天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大概是因为给他们讲课的老师,正是这篇译文的作者,有一种玄而又玄的buff加成。
而且小说也确实比一般的课文有趣,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效率都很不错。
杨翊也忍不住点头,看来类似的课堂以后可以经常开展。
上完了英语课,杨翊回到住处,此时他才终于有时间去处理凌晨誊抄的《棋王》稿子。
这会儿时间充裕,他也没有急,慢条斯理地重新将《棋王》给抄了一遍。
之前他快速誊抄的那份稿子,为了省稿纸,他两面都写了字,这一次他只写了一面。
幸好之前肖瑞来的时候,给他送了一些稿纸,不然他现在连誊抄《棋王》的稿纸都没有。
只是,要让肖瑞知道,他送来的稿纸,一张也没用在给他们《诗刊》的稿子上,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
第二天早上,杨翊把装着《棋王》稿子的信封送到了东门传达室。
牛小奇也没仔细看信,直接将信收起来,然后笑着说道,“杨老师,你要是有信,不要你来拿,我直接给你送过去。”
“不用,我自己来拿就行。”杨翊谢绝了牛小奇的好意。
传达室的工作他干过,如果每个人的信都送过去给本人,那门房要累死,他也没有必要担牛小奇这份人情。
杨翊拒绝,牛小奇也没有坚持,点头道,“唉,好。”
“如果有人找我的话,就让去资料室或者工六楼找我。”
“没问题。”
杨翊点点头,转身往办公楼走去,他又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