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别的事情么?”杨翊问。
“没……有了。”
“哦,那我吃饭了。”
杨翊继续埋头干饭,他很讨厌吃饭的时候被人打扰。
全神贯注是对食物最基本的尊重,即便食堂打来的熬白菜能让嘴淡出个鸟来,但是杨翊丝毫不减对它们的尊重。
……
何书琴拿着信,迷迷糊糊地往宿舍走。
路过工2楼的时候,她停下了脚步,然后径直朝着楼里走去。
上到二楼,转身去了东边,何书琴敲响了第二道门。
“刘老师,在家么?”
“哎,来了。”
不多时,一个中年女子将门打开。
见是何书琴,中年女子诧异道,“书琴,你找我有事?”
何书琴是78级历史系的学生,而这中年女子就是他们系的辅导员刘琰。
“刘老师,咱们国家的外语人才真的稀缺么?”
听到何书琴的问题,刘琰满脸的诧异。
这丫头今天怎么回事,大中午的跑来问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不过刘琰还是耐心地回答,“我们国家的外语人才是否稀缺我不好断言,但是经历多年动乱,我们师大的公共英语教师奇缺。我们历史系成立了英语慢班,授课老师还是你同系的同学陈琪,这事你也是知道的。”
“知道。”何书琴点头,她自己就是英语慢班的。
他们历史系去年就成立了英语慢班,报名这个班的,都是英语基础差但是学习热情高的学生。
只是学校缺乏公共英语教师,只能由同班的同学陈琪临时担任英语老师。
陈琪来师大之前,在山后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过英语,刘琰也是看中他这个经历,才委以重任。
但事实上,陈琪之前在燕大附中学的是俄语,英语也是后来在知青点凭着《灵格风英语》和《英汉词典》自学的,水平自然是一言难尽。
刘琰看着何书琴,脸上浮现出和煦的笑容,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是觉得陈琪英文水平不够,想要学校给你们调正科老师么?这事我也一直在问,不过招英语正科老师并非那么容易的,这段时间还需要你们多忍耐。陈琪的水平自然没有办法跟正科老师相比,但是他舍弃了自己的时间,操心慢班的教学,这一年来慢班学生的成绩也有所进步,我认为他功劳很大。”
何书琴摇头,“我没有嫌弃陈琪的教学,只是刚才遇见了一件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哦,怎么了?”听到不是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刘琰松了口气。
“是这样的,刘老师,我刚才……”
随后何书琴一五一十地将刚才的事情跟刘琰陈述了一遍,听完何书琴的陈述,刘琰一脸不可置信。
“你是说,传达室的小杨英语水平很高?”
“我不知道他姓什么,反正就在传达室,瘦瘦黑黑的小伙子。”
“就是他,小杨是之前老杨的侄孙,这个月刚来。”刘琰解释了杨翊的来历,后又问,“他只是看一眼,就把这信上内容给翻译出来了?”
何书琴重重点头,“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