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六零年军工厂日常> 第 121 章(捉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1 章(捉虫)(2 / 4)

还是那句话,他们清河公社不同意,总有愿意同意的地方。1

现在递过来的机会还不抓住,以后总有后悔的时候。更别说,人家还没有掌权的意思,无非就是前期参与的多一些,但王主任说的也没错,如果前期他们不参与进来,他们这边对养蜂的事一窍不通,就算批养蜂机搬运到三洲大队,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由他们来安排熟手,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便利。两人接着说了一些细节,跟着又商定好下次见面确定合同的事,最后李德福欢欢喜喜离开,打算直接去三洲大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张大队长他们。不过眼瞅着就要过年,他们商定的日子是年后,他琢磨着要不要让三洲大队那边继续移植一些果树花草去矮坡……

李德福一走,王主任这边收拾了一下,跟同事说了说就去了郊外的养蜂地。第二台养蜂机已经完工,试验没问题后就用一块粗布盖上了,这台机器完工后,五人小组也就彻底清闲下来,不过他们也不是没事做,学校懒得跑,但是跑拖拉机厂还是跑得挺勤。

那边的书籍比学校的图书馆还要来得多,好一些他们连见都没见过,这些日子他们专攻电机类的书籍,就跟跳入了专业领域的海洋一样,疯狂吸收着。王主任来的时候,就看到他们一个个捧着书本看得头都不抬,比在学校都要认真。

想到这个,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敲了敲木板墙,等几个人看过来后他道:“后天记得来学校,放假前会发一次奖章,你们人人都有份可不能缺席。”“三好奖章吗?”

“哇,我居然能得奖了!”

“王主任,咱们学校后天就放假了吗?”

王主任点了点头,其实早在半个月前学校就没什么学生来了,天气越来越冷,除了极少课程有老师在之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学生自习。那在学校自习和在家自习没什么区别,不出门还不用受冻。要不是他那边上门的人多,守门的大爷都能偷个懒回去补补觉。他跟着道:“我已经和清河公社的干事联系好了,五十个蜂箱再送去两个工人,约定年后就把这事办了,对了小江,他想请你这边制作五十个蜂箱送过去,价钱和原先一个样。”

“行。“江小娥点头,对这件事并不觉得意外。职场上,人精多的是,除了那些靠家里底蕴的人,但凡能坐到重要位置上的人多少都有些能耐。

她道:“人选我这边也会提前安排好,两个名额我这边出,一个名额从当地选。”

“对,我就是这么跟他说的。"王主任没插手人选的念头,只是道:“建庄公社的赵干事也联系我了,说是年前会割一次蜜,问我去不去呢。”“一起去呗。"江小娥也会去,第一次割蜜,这对于养蜂基地的意义很大,值得亲自跑一趟,“到时候把学校的照相机带上,上报就不必了,但可以拍下留念。"2

“这个好,我们一起拍个照。”

“那我得回去换身新衣服。”

“到时候说不准还得进山,别把新衣服刮坏了,我们可以带着走,照片时再换过来。"<1

这个年纪的人,哪有不爱俏。

几人都开始商量着要穿什么衣服了。

王主任乐呵呵看着,随即小声对着小江道:“这次学校可是大出血,你们除了奖状之外,还有一笔不小的奖金还有票。”先前小江说是要将属于他们的分红捐给学校,用作奖励或对贫民生的资助,不过养蜂基地那边还没有利润,所以这次的钱都是学校几个领导捐的。连他都出了十块钱。

对此王主任不但没心疼,甚至挺高兴。

这钱可不是随便的人就能捐,捐的都是领导层,他能得到这个机会,就说明他明年往上冲一冲的事基本落实下来了。江小娥有些好奇,“什么票?”

“可不是自行车票。"王主任怕她高估了学校,赶紧解释了一句,“都是一些寻常的票据。”

“那能给我多弄点肉票吗?”

“这没问题。“王主任立马答应下来,“你想要多少?”“全换作肉票。"江小娥说着,“正好我打算熏点腊肉,缺肉票呢。”家里打算熏腊肉,结果抱着这个念头的人不少,再加上他们家弄得有些迟,爸和何阿姨找了工友硬是没凑到多少肉票。家里熏十五斤,她要十斤,程荭也要熏三斤。再加上大哥自己也想弄一些,怎么也得二十斤肉。钱倒是能拿得出,就是肉票不好弄,尤其是这个时候,不少人家也是想着趁着过年前熏上一些。

本来这件事包在大哥身上了,他门路多,多找找总能找得到。但现在有这个机会,自然换一些好。

反正肉票这种东西,不嫌多只会嫌少。

“最多给你弄个十张。"王主任说着,“不过你还要的话,我这边也能给你凑一凑。”

“十张够了。“江小娥哪好意思让他凑,别搞得王主任一家过年都吃不上肉,十张一共十斤,也差不多了。

王主任没在这里多逗留,等人一走,江小娥就对小伙伴道:“这次两个名额,罗朗的情况你们也清楚,他就提前占一个,还剩一个钱嘉树方大牛你们谁先要?″

罗朗要一个名额,正好让他爸顶替周洲堂哥的位置,这样他爸妈就能一起待在永安大队,也不用一年到头见不着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