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六零年军工厂日常> 第 121 章(捉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1 章(捉虫)(1 / 4)

第121章第121章(捉虫)

“就是你,别愣着了赶紧动起来。"同事拉着他往前跑,脸上也是尤为的兴奋,虽然不属于他管辖的大队,但怎么说也是清远公社的项目,长久下来对他们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道:“这个点还能赶上大巴,你赶紧去机械学校把这件事定下来。”

“好好好!"李德福这会也反应过来了,下楼梯的步伐快了很多。同事在送他离开之前,还说了一句,“听说建庄公社的赵干事因为这事都往上提了提,德福啊,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说不准你明年也能混个科长当当!李德福听得心心里尤为地激动,跑起来更带劲了。他搞不懂这种好事怎么就轮到了自己,但既然落到他身上,那不管怎么样都得抓住了!

至于为什么选择三洲生产大队。

江小娥只能说三洲大队的张大队长以及韩老爷子能抓得住机会。之前因为榫卯结构的交集时,她就有提醒过"蜜源"的场地需求,那个时候养蜂机还没见影,她也没想到不过是一句提醒,张大队长这几个月却因为她的一句话一直在忙活着。

高村从韩老爷子那回来后,就有说过三洲大队的变化。张大队长和大队的社员将西侧一处面向湖泊的矮坡移植了不少当季的果树和野花,在等永安大队那边的结果之前,江小娥等人就特意去了一趟,没通知当地的人也没和当地的人来往,就让高村带着他们在那边考察了一下。地方不大,但要弄个四五十个蜂箱也没问题。这样正好,要得太多熊表舅那边的蜂群反而没法一下子分那么多出来,从卵期到羽化出房需要二十多天,熊表舅那边的百来个蜂箱暂时还没装满,倒也能分四个蜂箱过来,再看看能不能在周边寻找一些野蜂巢。按他们计算的速度,大概半年的工夫两边的蜂箱都能以满房状态,便能继续扩展。

主要前期扩展需要时间,现在准备好,明年开春正是产蜜的好季节。而现在养蜂基地一号那边看到成效,愿意提前准备的地方就多了很多,只不过再多也得看江小娥这边是怎么选址。

李德福是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还没去争取就选上了,等他来到王主任这边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张大队长做了什么,当下就道:“就知道他是为民的好干部,别看老张这个人话不多,但他办事牢靠,要是有什么事,那一定是跑前跑后帮着张罗!”

先夸了再说。

不过这次的事也确实多亏了老张,要不然哪里轮得到他们大队。心里想着等回去后一定得上报,来年好好奖章一下。两人说了一堆场面话,最后还是王主任先说了正题,“江小娥同志你应该认识吧?”

“当然认识!"李德福连连点头,比着大拇指夸着,“咱们这地的青年小将,这次养蜂基地的事还是多亏了她带头。”

“你知道那我就不解释了。"王主任哪会不知道他们认识小江,不过问还是得问,问过之后他便道:“小江他们去三洲大队考察过,虽然张大队长清出一片地为养蜂的蜜源,但还是小了些,所以初步计划是五十个蜂箱,他们会从永安大队搬运五个蜂箱过来,你们也可以自行在周边找一找,如果有野蜂巢就让专业的养蜂工帮着移箱,多一点发展就会更快一点嘛…”他原先也不懂得养蜂,这会聊起来却说得头头道道,但真让他现场去养,不一定真的会。

现阶段,除了蜜之外,更重要的是扩展的过程。卵期到羽化出房可不是光等着,稍微没伺候好,就是一大片一大片地死,为此养蜂地那边的五个人还弄了一个值班表,确保每个小时都有人盯着那些刚出生的“孩子们"。

所以他其实也是在提点李德福。

好在,大家都是聪明人,李德福一下就明白了,他道:“那就得麻烦小江同志了,三洲大队没人会养蜂,不知道能不能让小江同志寻几个会养蜂的人过来?你放心,人来了我们一定好好安顿,就和永安大队一样,会给他们清出一间屋子。”

都盯着永安大队的养蜂基地,那边是什么流程不单单他知道,其他打听的人也清楚,不过就是安插几个工人过来,其实这都不算什么事。养蜂基地未来能带动的可是公社的经济,对比几个人的工作安排,孰轻孰重难道还用说?

他道:“对了,还有蜂箱,三洲大队虽然也有木工,但靠韩老爷子一个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好,不然还是麻烦小江同志帮忙做好了送过来,建庄公社出的什么价,我们清河公社一分都不会少。”王主任轻轻笑了笑,没怎么推脱就点头应了下来,“那行,那就让小江前期辛苦一些,你也知道,前面安排复杂了点,如果没有熟手怕是弄不过来,不过以后就好了,等你们的人上手熟悉后,什么事都能自己处理。”“对对对,前期还是得麻烦小江同志他们。"李德福脸上的笑压都压不下来,王主任这话相当于跟他表示,以后养蜂基地发展起来他们这边绝对不会再插手,到时候就是他们清河公社和三洲大队的事了。简单一点,就是彻底放权。

以后不管是工人的安排还是管理,学校和小江同志都不会插手,当然了,分成还是得照样给,这是必须的。

对于这点,李德福是挺高兴的,其实哪怕王主任说明了以后还是要掌权,公社大概率还是会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