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多谢陛下!“魏征缓缓一笑。
不止李世民这边,李渊那边送的《孝经》也是册子模样,李渊翻了一遍后,唤人将他喜爱的一些书也如此制作,并且也给李摘月送了东西,不过他送的是一尊金菩萨,四寸高。
李摘月:…
她是道士,送这个做什么。
不管怎么说,也是足金的,李摘月也就不客气收下了,正好,她可以让人给她制作几枚金币,这样以后卜算更有气势。傍晚时分,李世民回到立政殿,向长孙皇后炫耀起线装书。长孙皇后看着他得意的模样,一边翻着书页,一边嗔笑道:“又不是你做的,你这么得意干嘛!”
“有什么区别?"李世民坐在她身边,指着她摊开的那页,“你看,让她抄书还是有好处的,既可以练字,又能立功。”靠这个线装书,他能笼络更多的寒门子弟,至于那些门阀世家,李世民对他们不期待了。
长孙皇后忍笑:“上月她还苦着脸问我,是不是你小时候抄了太多《孝经》,所以长大后就报复旁人。”
李世民悠哉悠哉道:“朕之后也让她选择了,让她去抄《道德经》,小家伙就坚定地选择《孝经》了,说她十分喜欢《孝经》。”长孙皇后:…
摘月又不傻,《道德经》字数是《孝经》的两倍,她当然不愿意了。三日后,临近傍晚的时候,天空飘起了稀碎的雪花,崇文馆的课提前结束,李摘月拒绝了其他人玩雪的邀请,打算回紫微殿。走到一半,被一名内侍喊住,原来对方是受魏征所托来寻她。李摘月:?
她自从进宫以后,与魏叔瑜就断了联系,魏征此时喊她,难不成是魏叔瑜出事了?
想到此,她也不没耽搁,连忙去了丹凤门。魏征见她来了,嘴角勾起笑容,从怀里掏出两本书递给她,“武威侯,你虽然年纪小,但是十分聪慧,这两本书是微某送与你的,希望你能有所得。”李摘月看着面前清瘦文雅的中年男子,有些拘谨地挠了挠脸,这可是魏征。魏征见她不接,轻声道:“若是不喜欢,不必逼自己去看,束之高阁就行。”
“没有!“李摘月连忙摇头,接过书册,一本是《庄子》,一本是《三字经》李摘月:……
就算她不看内容,光看名字,这两本之间的差距有些大了吧,就好比一个是小学数学、,一个是大学微积分。
而且书册装订的十分精致整齐,字也好看,一看就知道是用心的,平日就是随便翻翻,也身心愉快。
魏征见她乐滋滋的模样,唇角经不住微微翘起,“武威侯喜欢就行。”李摘月将书册放进自己的小挎包,偏头打量对面的魏征,对方的身影隐在大半个廊柱后,瘦削的身影像是一柄出鞘的寒剑,连此时的风雪都避让三分。若说历史上的“君臣相和”,许多人往往回想起李世民与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大名鼎鼎的"人镜”魏征与李世民可以说是相互成就。别看魏征现在一副文雅清正之气,实际上他可不是什么“安分"之人,几乎所有的热闹都参与了。
据她了解,此人参加过瓦岗起义,跟随过魏公李密,后来又随李密降李唐,然后又遭遇磨难,被窦建德俘虏,当了他的起居舍人。李世民收拾完窦建德后,救了魏征,一直想要拉拢他,然后他转身跟随太子李建成,献策打击李世民。
最后的最后,玄武门之变后,才投效李世民。由此可见对方的能力与精力。
“阿弥陀佛,施主既然送了东西,贫道今日正好可以卜上一卦,就赠与施主!"李摘月掏出她的三枚铜钱。
魏征:…
小家伙,你是道士吧!此时吐出佛语,确定不会被三清祖师降下神雷吗?李摘月见他没拒绝,将铜钱合拢在掌心晃了两下,然后揭开手掌看了一下,笑盈盈道:“恭喜施主,此乃吉卦。施主坚守正道,终有所成!不过…天意难测,有时需顺势而为,小心矫枉过正。”李世民与魏征这对君臣佳话其实还有不完美的小瑕疵,因为一些事情,李世民将魏征的墓给推倒了,缘由有许多,一来是因为太子李承乾谋反之事,魏征虽然死了,但是他举荐的两名大臣却牵扯在内,李世民这个溺爱孩子的家伙不承认自己孩子犯错,认定是身边的人教唆的,尤其太子师,肯定是他管教不利。呃见……还有魏征将他的劝谏书都抄写了两份,一份给李世民,一份给了史官,这也是后世魏征与李世民的事迹记载的那般详细的原因。许多事情涉及到李世民的隐私,对于这事,李世民当然不高兴。当然后面又将墓碑给重新立了起来,算是有了全尾。本身在她看来,推倒与复立没什么矛盾,李世民也是人,作为皇帝,他能容忍魏征十年如一日地怼他,接受他的良策,也是"真爱"了,所以魏征临死之前,感慨一生时,就不能以柔克刚,哄着点李世民?魏征一怔,冷硬的轮廓有些松动,眸中闪过一丝惊奇与疑惑。她居然能看出他的心思,莫不是歪打正着。卜算都是这样的路子,似是而非的语调总能撞上一点。李摘月从布袋中又掏出两枚蜜饯,递给了他一块。都下雪了,理应吃点蜜饯暖和一下。
魏征接过蜜饯,“武威侯这话魏某记下了,时候不早,在下需要尽早出宫。”
见他敷衍自己,李摘月鼓起了腮帮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