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学我靖难造反> 第83章 进入战场的朱高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章 进入战场的朱高爔(1 / 2)

听着天幕的这番话,朱棣大惊失色。

太像了啊。

这完全就是一模一样的历史。

于谦也是被人推崇的。

如今这个王阳明更是圣人。

怎么在大明的历史里,跟皇帝作对的大臣,最终都能落得好名声。

这也太诡异了!

朱棣心生怀疑!

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与此同时。

漠北的风从来都不讲道理,裹挟着砂砾和冰碴子,像无数小刀子似的往人骨头缝里钻。

朱高烜裹紧身上那件打了三层补丁的旧棉甲,甲片摩擦着冻得发僵的皮肤,疼得他眦牙咧嘴,却不敢哼出声。

这鬼地方,连空气都带着股铁锈味。

往北边再走五十里,就是鞑靼人的地盘了。

自打洪武大帝把元人赶回草原,这帮披羊皮的狼崽子就没断过念想,年年南下抢粮抢人,今年开春更是胆肥,可汗本雅失里居然斩了朝廷派去的使者,把朱棣的火气彻底撩了起来。

二十万大军黑压压地压过来,淇国公丘福挂帅,马鞭一指,说是要把本雅失里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朱高曦缩在队伍末尾,听着前面老兵们的粗话,把冻得通红的鼻子往棉甲里埋了埋。

他现在叫朱五四,一个从金陵来的“富家少爷”,至少在把司官赵武眼里,这就是个不知死活的蠢货。“朱五四!”赵武蹲在土坡上,啃着块硬得能砸死人的麦饼,饼渣子混着唾沫星子喷了一地。“你确定要跟?这不是你家后院遛鸟的地方,鞑靼人的箭专射细皮嫩肉的!”

朱高烜抬起头,露出一口被冻得发白的牙,笑得像个刚进城的乡下小子:“武哥,来都来了。”他腰后缠着圈粗麻布,里面裹着把家传的短刀,刀柄上还镶着块翡翠,这是他唯一没舍得换掉的物件,此刻却成了老兵们的笑柄。

“就你这镶玉的玩意儿?”赵武嗤笑一声,把啃剩的饼子扔给旁边的瘦狗,“能砍得动鞑靼人的皮甲?别到时候手滑劈了自己,老子还得给你收尸。”

旁边几个老兵哄堂大笑,笑声被风撕得七零八落。

朱高焜没接话,只是从怀里掏出半块麦饼,递到赵武面前:“武哥,垫垫。”

这饼是他用两匹细布从伙夫那换来的,比赵武手里的稍微软和点。赵武愣了愣,接过去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算你小子懂事。”

“不过丑话说前头,到了阵上,没人给你当垫背的。”

他们是先锋营的斥候队,三十来号人,个个带伤,上个月跟鞑靼游骑硬碰硬,折了一半弟兄。赵武正愁凑不齐人手,见这“富家少爷”非要跟着,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走!再往前探十里。”

赵武拍掉手上的渣子,率先钻进半人高的岌岌草丛。

风穿过草叶,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有无数冤魂在哭。

朱高烜猫着腰跟在后面,眼睛却没闲着,脚下的碎石分布、被风吹歪的草茎、远处沙丘的阴影,都被他悄悄记在心里。

“停!”赵武突然低喝一声,整个人像块石头似的趴进草里。

三十多号人瞬间噤声,跟下饺子似的砸进沙地里。

朱高烜胸口贴着冰凉的地面,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擂鼓似的,震得牙齿都发颤。

赵武朝前面努了努嘴。三步开外,一片岌岌草被踩倒了,沙地上留着个模糊的脚印,边缘还沾着点干枯的马毛,在风里微微发颤。

“鞑靼人的斥候。”赵武的声音压得像蚊子哼,“看痕迹,不超过两个时辰,人数不多。”他捏着拳头比划了个扇形,三十多支弩箭同时上了弦。

朱高曦握紧腰后的短刀,手心的汗瞬间冻成了冰碴子,这是他头回离“敌人”这么近。

顺着脚印追了约莫两刻钟,前面的草突然动了动。

赵武做了个“围”的手势,众人像狸猫似的散开,弓着腰摸了过去。

沙丘后面,两个穿羊皮袄的鞑靼人正背对着他们烤火,锅里飘出股肉香。

朱高烜眯起眼,看见其中一个腰间挂着块铜牌,在火光下闪了闪。

“放!”

赵武的低喝刚出口,弩箭已经破空而出。

离得最近的鞑靼人闷哼一声,箭头从后心穿了出来,带着血沫钉进沙地里。

另一个反应极快,拔刀就想转身,却被扑上来的王二按在地上,一顿老拳打得晕头转向。

“捆上!”赵武走过去,用靴底踩着那鞑靼人的脸,“狗剩,问问他大部队在哪儿。”

那叫狗剩的小兵凑过去,连比划带吆喝地说了几句。

被按住的鞑靼人起初还嘴硬,被王二用刀柄砸了下后脑勺,立刻怂了,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武哥,他说前面三十里外的河谷有五千多人,领头的叫巴图。”

狗剩翻译道,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赵武挑了挑眉,没说话。朱高曦蹲在旁边,假装整理鞋带,耳朵却竖得老高。

他看见那鞑靼人偷偷往西北方向瞟了一眼,嘴角还撇了下,这孙子没说实话。

但他没作声。在这队人里,轮不到他这个“新兵蛋子”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