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接着先来讲朱高煦的故事!】
【朱高煦当上皇帝后,就跟打仗较上劲了,自己还总御驾亲征,简直是穷兵赎武,不知道停手。】【他刚上位一年,就自己带兵出去打了两回,在皇位上待的日子屈指可数,那些奏折啊、命令啊,全扔给手下大臣处理,自己一门心思在外头打仗。】
【这么打仗,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没脑子。】
朱棣一看这话,忍不住哼了一声:“我就知道他会这样!这性子,改不了!”
他庆幸自己当初没选错人,就算老大和太孙寿命短了点,那也比让老二当皇帝强。
老大和太孙至少知道,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国家休养生息,这才是让大明强大的根本。老二倒好,就知道在外头打打杀杀,就算真打下大片土地,自己守不住,最后还不是白给别人?
而且更让朱棣担忧的是,还有文官集团在虎视眈眈。
这样就是找死。
尤其老二本身就不是文官集团的选择。
朱元璋也跟着说:“老二这性子,真不适合当皇帝!给他个将军当当,让他去守边关,那才是最适合他的。”
朱棣点头:“爹说得对,可这小子野心太大,当个将军根本满足不了他,非得惦记着皇帝的位子。”朱元璋叹了口气:“没办法,谁让他是咱老朱家的种呢!骨子里就不服输,不甘心屈居人下!”朱高煦看到天幕骂他,顿时就炸毛了:
“放什么屁!我这是为大明开疆拓土,这是多大的功劳,万世都得记着!我这样的才叫千古一帝!这天幕懂个屁!”
他气得脸红脖子粗,在原地踱来踱去,恨不得把天幕拉下来理论理论。
可天幕根本不理他,接着往下说。
【朱高煦这么折腾,很快就尝到苦果了。】
【大明的文官集团,那厉害程度可不是吹的,除了像朱高曦那样有手段的皇帝,其他人想拿捏他们,门儿都没有。】
【朱高煦也不例外!】
【有一回他打仗回来,想歇阵子,好好体验体验当皇帝的滋味,结果呢?他发出去的几道旨意,就跟石沉大海似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朱高煦还纳闷呢,接着就发现,国库早就空了,连一两银子都掏不出来了!】
【他气坏了,跑到朝堂上对着百官大骂,可那些官员根本不怕他,甚至把他给控制起来了。最后是几个文官领头,天天借着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掌管着整个天下!】
“不像话!这帮狗东西!”
朱棣一看这话,顿时就怒了,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旁边的茶杯都晃了晃。
“就算老二没本事治理天下,他也是皇帝!是咱朱家的人!这帮文官竞敢这么嚣张,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简直是反了!”
朱棣气得脸都红了。
“这要是搁在我手里,看我不扒了他们的皮!”
他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最后竞然让一群文官钻了空子,把皇帝当成傀儡,就气得浑身发抖。这不仅是打老二的脸,更是打他们老朱家的脸!
朱元璋脸色也沉了下来,哼了一声:
“这帮文臣,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看来是日子过得太舒坦,忘了规矩了!”
朱高煦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刚才还在幻想自己当皇帝的威风,结果天幕直接给他泼了一盆冰水,还是带冰碴子的。
他愣在那儿,半天说不出话来,刚才的得意劲儿早就跑没影了,只剩下满心的不敢置信和恐慌。“不……不会的……”他喃喃自语,“我怎么会被文官控制?我是皇帝啊!”
可天幕上的字清清楚楚,由不得他不信。他忽然觉得,这监国的位子,好像也不是那么好坐的。朱高炽看着弟弟失魂落魄的样子,轻轻叹了口气,没说话。他早就觉得,二弟这性子,太容易冲动,真要是掌了大权,未必是好事。
奉天殿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朱棣还在那儿怒不可遏地骂着那些文官,朱元璋皱着眉沉思。【文官集团最大的手段其实就是改写史书,因为这玩意就是他们写的,自然不可能客观,打个比方,如果是潘金莲能写史,她会写自己毒死武大郎,遗臭万年吗?】
【我就告诉大家,所有的朝代史书都是美化过的,记住是所有,大家自行体会!】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明武宗的故事!】
【武宗一朝,太监的权力达到了巅峰,他培养了八个亲信在身边,称为八虎!】
【这八个太监,可谓是让满朝文臣苦不堪言啊,无数人被革职查办!】
与此同时!
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天幕的时候,朱高曦已经离开了晋王府北上。
离开京师,朱高曦不需要再做任何的伪装,骑着良驹奔腾赶路。
身边空无一人!
朱高曦是独自上路的。
其实朱棣给他安排了其他人,想要保护他!!
但现在的朱高曦谁也不相信,保护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会更加的危险。
北上的途中,天幕降临,朱高曦还沿路观察了百姓。
说实话!
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对天幕之事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