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孙子也就当了十年皇帝?”
朱棣难以置信,怎么老大这一脉永远是那么的短命呢。
大孙子继位的时候才多少岁啊。
无非也就是二十多岁。
按理来说最少还有三十年可活。
而且朱瞻基还不是老大那种身体病恹恹的,他从小征战,体魄显然是异于常人的。
怎么可能那么快死。
这背后就是有阴谋。
宣德九年派王景弘下西洋,宣德十年人就死了。
难道说,是因为下西洋损害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所以才...
朱棣摇摇头,觉得不可能,文官集团再厉害,再狂妄也绝对不敢如此。
很快他就想到了昨日让大孙子立下的誓言。
顿时觉得是自己害了朱瞻基。
老大一年,大孙子十年。
短短十一年,大明朝居然就换了两个皇帝。
这大明如何能稳定下来。
【宣宗的突然暴毙,让大明陷入了至暗时刻,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年仅九岁的朱祁镇,在张氏的拥护下最终登上皇位,年号正统!】
正统!!!
好熟悉的年号,朱棣听着赶紧回忆。
“昨日天幕曝光,老四当皇帝的时候,也是用的正统年号!”
这让朱棣瞬间感觉来了希望。
或许老大跟大孙子的颓势,只不过是为了让朱祁镇成为千古一帝。
他相信,明英宗朱祁镇肯定是成为好皇帝的。
朱棣的内心充满了希望。
【在明宣宗突然暴死以后,年幼的明英宗继位,朝廷大权控制在张氏太皇太后与内阁三杨手里,毕竞朱祁镇才九岁!】
【张氏太皇太后毕竞是女人,后宫不得干政,这是明太祖的祖训,于是她基本上将权力交给了杨士奇为首的内阁!】
张氏太皇太后!
朱棣立即就明白了,这是老大的妻子,他最欣赏的儿媳妇。
张氏确实太懂事了。
在徐妙云死后,朱棣从来没立过皇后,可以说皇宫的事宜都是交给张氏来管理,却能处理的井井有条。老大能娶到张氏这样的女人,确实是福气。
不仅生了个好太孙,还出了不输给老四这个千古一帝的朱祁镇!
“爹,这就是我家老大的妻子,是不是有当初娘的气度!”
朱棣自夸一番,想要得到朱元璋的赞赏。
结果一转头,他就被老爹那寒冷的眸子给吓到了。
“朱老四,你糊涂蛋吧,皇帝年幼无知,你儿媳看似贤惠,却已经将皇权交给了那帮内阁的文官!”朱元璋的话,让朱棣瞬间惊醒。
心中升起一种不好的想法。
可不对啊,他明明将杨士奇押入大牢了,他为什么还会出现在未来的历史里。
“老大,肯定是老大这个糊涂蛋!”
朱棣眼里闪过杀意,他现在就要杀了杨士奇。
“没有杨士奇,还会有王士奇,张士奇,难道你要都杀完吗?”
朱元璋冷哼一声。
对朱棣这些儿孙极其不满。
完全就是被文官托着鼻子走,毫无主见!
朱棣不敢反驳,只能在内心祈祷。
“好重孙,你可一定要好好努力,让我在老爹面前能抬得头来,我们一家人的尊严,可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打开明英宗实录第一卷,在朱祁镇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宣宗皇帝问他:若为天下,可令天下太平吗?朱祁镇答:“能!”
宣宗皇帝再问如果有反贼,你敢亲率三军去收拾他们吗?
朱祁镇答:敢!
实录记载,朱祁镇答应的时候,声音洪亮,神采奕奕,毫无顾虑!】
“好好好!这才是我朱家男儿啊!”
朱棣大喜,才刚会说话就有此志气,他日必定腾飞化龙。
此刻,他忽然有了自信,或许好重孙也能战胜文官集团!
【杨士奇为首的内阁架空了年幼的朱祁镇,奏疏也能传到内阁,由内阁大臣来代替年幼的皇帝处理!不仅如此,杨士奇等人以皇帝的名义命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不再使洋,并禁止建造远洋海船,理由就是此举会耗费大量财力!】
“果然是这帮文官集团在搞鬼!”
朱棣本来心中就有所猜忌,如今更是印证了。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
但他懂人性。
大孙子刚要派人下西洋就突然暴毙。
杨士奇掌权以后生怕皇帝再下西洋。
当初老四要开海禁,他们也是如此。
朱棣再傻也明白,这海洋之上绝对是蕴含了无数的财富。
他的内心萌生了要开海禁的想法。
朱棣倒是要看看,那帮文官集团敢不敢现在动手杀他!
【明英宗确实是少年天子,意气风发,任何敢侵扰大明边境的势力,他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打!】【正统年间,朱祁镇四次北上攻打漠北,三次南征麓川川,其中麓川的大胜,至关重要!】【麓川就是如今的缅地!】
【正统六年,这一年也是预示着朱祁镇拿回政权的一年,朱祁镇派蒋贵为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