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学我靖难造反> 第25章 朱瞻基折寿,在位就十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朱瞻基折寿,在位就十年?(1 / 2)

天幕里朱瞻基还是杀了汉王。

这跟之前的一幕完全相同,意味着很多事情,还是会如出一辙的出现。

太子府内。

朱瞻基作为杀了朱高煦的人,反而是在发怒。

“混蛋,爷爷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留着四叔,难道他不想让我当皇帝吗?”

朱瞻基手握长剑,愤怒的将眼前桌子劈成两半。

即便天幕曝光了朱高曦,可对这位四叔,他还没怎么上心。

直到他发现金陵城传遍皇帝赐婚朱高曦跟淇国公府,民间百姓纷纷叫好,仿佛都在期待着晋王登基的那一天。

老百姓是没读过书的,甚至没有任何见解,脑子很简单,并且认死理,若这些人都尊崇朱高爆,他日后还如何当皇帝?

再加上现在天幕里还是没有朱高爆的消息。

这让朱瞻基更加的担忧。

越是没有消息,越不知道对方在干嘛。

汉王朱高煦他已经不放在眼里。

唯独现在对四叔朱高爆非常忌惮。

天幕里的朱高曦就不说了,现在的朱高曦,很有可能也会成为另一个手握兵权的王爷。

【朱瞻基从小跟着爷爷远征漠北,马踏草原,因为见惯了沙场中的刀剑昂扬,所以他早就耳濡目染的习得一身杀人戾气!】

“老二,你不要怪我!”

朱棣心中一叹,他也是没有办法。

老二这个人太虎。

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这样的人,如果能当大明皇帝。

他没得选,只有大孙子是最好的选择。

但很快,天幕的话就彻底让朱棣脸色更难看了。

【朱瞻基继位以后,不仅放弃安南,更是撤销了棣设立的开平卫,将防线南撤300里至长城,使蒙古各部获得漠南牧场!】

【痴迷斗蟋蟀,敕令地方进献优质蟋蟀,人称蟋蟀天子】

【张居正曾叹:“明之亡,实亡于宣德!”】

“什么?咱的大孙子居然是昏君?”

朱棣难以置信,他立刻让太监拿出上次记录的天幕之言。

上面明明记录了,天幕曾言,仁宣之治。

老大登基还不足一年,这盛世显然是大孙子打造出来的。

可为何,大孙子如此昏庸啊。

北边蒙古如此巨大的威胁,朱瞻基居然不设防,反而放弃了他永乐朝打下来的领土!

这不是昏君是什么?

哪怕不算昏君,也绝对算不上明君吧!

好圣孙旺三代,就是这样旺的?

“难道说,是朱祁镇太过于英明吗?”

朱棣仔细想想,顿时觉得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记得天幕曾言,他最终封狼居胥,他相信好重孙朱祁镇也能办到。

要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爹朱元璋。

【朱瞻基也是个功过参半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君威赫赫,尤其是铁腕削藩,铜缸炙杀,子孙尽诛,震慑诸王!】

【困扰朱元璋跟朱棣的藩王问题,就是在朱瞻基时期彻底平息!】

“我就说,大孙子不可能是昏君的!”

朱棣长舒一口气。

因为老爹朱元璋已经没说话了,他的内心有些慌张,生怕被骂。

如此来看,老二的死还是有价值的。

并非是大孙子心狠,而是不得不狠。

为了大明长久的稳定,只能牺牲老二了。

“老二,别怪爹,爹也是没有办法!”

【朱高煦这个人物,在史书上是非常不起眼的,但我本人是比较喜欢汉王的,对他的死,我其实还是感觉挺可惜的!】

【下面请欣赏朱高煦这位铁骨铮铮的汉王爷的落泪时刻!】

天幕出现了个新的画面,伴随着乐曲的响起,那是被圈禁时期朱高煦的画面。

【明宣宗命令太监,将朱棣生前所戴的玉扳指赐给汉王!】

【汉王举措的走向那枚玉扳指,眼神局促的像个无助的小孩,他拿起来放到鼻子闻了闻,仿佛想要再感到父亲朱棣的气息,眼眶不由得红了。】

【这对他来说,是父亲的遗物,更是代表着他彻底失去了最亲最爱的父亲。】

【朱高煦什么也没说,他擦拭着那枚玉扳指,小心翼翼的保护,如今的他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个失去孩子的父亲!】

【对朱高煦来说,得到爹的认可、是他最大的执念、这执念成魔啊、一个男人最大的执念、最骄傲的就是父亲的认可。】

【或许,汉王想要的不是皇位,而是想成像自己爹一样的人,但有些时候父亲是榜样,也是枷锁,若没有朱棣当年的忽悠,我相信汉王不至于此!】

“老二,是爹对不起你啊!”

朱棣这位杀伐果断的帝王,这一刻眼睛彻底红润了。

他有些茫然,没想到老二心中的执念居然仅仅是为了他的认可。

同时也有共情。

天幕里说的是朱高煦,又何尝不是在说他。

这些年,他同样是执着于父亲的承认。

活在自我的内耗之中。

他又争又夺的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