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对朱棣的旨意显然是有些诧异。
朝堂素来由太子跟汉王相争,如今多了个晋王,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皇帝不阻止,反而还顺势而为。
丘福是什么样的人物。
靖难大功臣,手握数十万大军。
深受朱棣的器重。
在皇帝还是燕王的时候,丘福就已经是有着赫赫战功。
尤其是在如今能打仗的武将比较少的的时候,北方鞑靼的气焰越来越嚣张,内阁已经在商讨要讨伐鞑靼。
而能领兵的人,也就只有丘福了。
朱棣登基后,大封靖难功臣,丘福居首,赐世袭铁券,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列武将首位!
从卒伍到国公,凭战功跻身顶级勋贵,诠释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乱世传奇。
现在要身为王爷的朱高爔去娶军方之首的女儿,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没人会不往更深层的地方去想。
尤其是在明知朱高爔有谋反之下,会是皇位最有利的竞争者。
朱棣的如此决定,自然是让太子党坐不住了。
纷纷劝阻皇帝收回旨意!
不仅是太子,再加上丘福乃是汉王朱高煦最大的支持者。
此举更是削弱了汉王朱高煦的军权。
汉王党同样对这样的口谕不满。
想要朱棣改变主意。
但朱棣可是那种强硬的皇帝,决定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更改。
但还没等他出言反驳。
丘福就极其愤怒的对着群臣大吼:
“都他姥姥给我闭嘴,你们这帮家伙多管什么闲事啊!”
“这是我们丘家跟陛下的私事,以咱跟陛下的交情,结为亲家你们谁敢多言,别怪我不讲情面!”
言罢,丘福怒气冲冲的看向文武百官。
看着这位国公得意的嘴脸,不少人心中嘀咕起来:‘好家伙,您老人家先前可不是这样说的。
现在听见朱高爔是千古一帝,你就想当国丈了!’
他们虽有不满。
但毕竟确实是朱家跟丘家的事情,并非国事,自然不能多言。
而且无论是太子爷朱高炽,还是汉王爷朱高煦,似乎都同意此事,并未出言阻止!
朱棣见丘福的表现,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好了,既然没人反对,那此事就定下了!”
“爹,我反对!”
就在朱棣以为不会有意外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朱高爔却不同意。
朱高爔的反对。
更加让群臣震惊。
而朱高爔不顾众人异样的目光:“爹,我不想娶她,我不喜欢她!”
此话一出,瞬间惹怒丘福,失态的破口大骂:“朱老四,你他娘的不喜欢我女儿,你下药。”
“无耻!”
朱棣???
脸色一下子就垮了下去。
丘福更气啊。
没想到他们丘家如此低声下气,可结果朱高爔不就因为是朱棣儿子。
朱棣护犊子。
可他却毫无办法。
“陛下,晋王如此待我丘家,实在令人寒心,臣为永乐朝鞠躬尽瘁,如今身体留有暗疾,还请陛下恩准我回老家颐养天年!”
朱棣冷哼一声。
对丘福的态度不满。
这当然知道以对方好大喜功的性格,怎么可能放得下这国公的位置,此话是在威胁他这个皇帝。
朱棣面色不改,却握紧拳头。
“老四,你这皇帝做的太憋屈了,若是咱,早就砍了他脑袋!”
朱元璋冷哼道,他最看不得臣子权势过大。
但朱棣的注意力却没继续放在这上面。
他看向朱高爔,不明白老四为何不要这场婚配?
“臭小子,还想继续藏!”
朱棣心中暗想,一定要尽快将朱高爔隐藏的本事全部挖出来。
朱高爔若是知道老爹的想法,肯定要大喊误会。
丘福是什么人?
别看现在风光无限的,武将之首,可如今永乐七年,这位国公就要率领明军北伐鞑靼。
然后因为谋略不足,自大轻敌落入鞑靼的陷阱,终酿大祸,不仅让明军打了败仗,连命也留在草原。
朱棣为了严明军纪,更是将其全家流放。
算算日子,最多不过半个月丘福就要领兵开拔。
现在去娶他女儿,那不是找死。
再说了,两人什么都没干。
就是当初被人迷晕以后睡了一觉。
衣服都没脱。
他还是睡的地板。
这也能让他负责?
真是小仙女啊!
但显然朱棣根本就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朱高爔,这不是跟你商量,此事就这么定了!!!”
“不接旨,咱就打死你!”
“谢皇帝恩典!”朱高爔见老爷子认真的的架势,知道也没办法拒绝,这就是封建社会,只能含泪接受。
主要是老朱家的皇帝打儿子就没有手软的。
看着朱高爔不情愿的模样,朱棣摸了摸胡子。
当年他也是老爹稀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