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105章
次日,明瑶华照旧打扮成管事娘子出门了,她没直奔京城内的大油铺和药铺,而是先去大牙行找了个油牙子-一有人牙、房牙,自然就有油牙。经过油牙居中介绍油铺,油牙除了介绍靠谱的油铺,还是担保人,油的质量能有一定的把控,比如贵价油里不会掺入便宜油。坏处是,油牙要抽钱,抽取交易额的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买家和油铺分摊这笔油牙佣金。
明瑶华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找个油牙,可以避免很多问题。油牙姓常,是个四十多年纪的婆子,她上了马车,就和明瑶华数起京城的大油铺,永顺油铺、福来油铺的油都很不错,种类也齐全,也有几家小油坊,有专卖豆油菜籽油的,也有专卖牛羊油的。娘子要买什么油,要多少斤?”明瑶华笑道:“还不确定要买多少,左不过是猪油、芝麻油、杏仁油和茶籽油这几样,这几样油的多少文钱一斤?”常婆子对京城油价了如指掌,一样样数了来:“猪油要五十文一斤,芝麻油六十文一斤,茶籽油一百文一斤,杏仁油七十文一斤。你要是一口气买上几百几千斤油,价儿还能往下压一压。”
“茶籽油这么贵?"明瑶华惊呼出声,但随即就想明白原因了。常婆子也笑着解释道:“明娘子,这可不贵了,你想想,这玩意是从南边用船运来的,一路上要过多少道关卡,有些地方还有水匪,今年卖一百文是便宜的了,有些年份卖到一百三十文一斤。饶是一百三十文一斤,那些个脂粉头油铺子还抢着买呢。”
茶籽油是做头油的基础油之一,买了茶籽油做成头油,一小罐就要几十文钱,只有能卖出去,转眼就能把油钱赚回来。明瑶华笑道:“我暂且不买茶籽油,等以后再说吧。”常婆子也不恼,依旧笑脸迎人,暂且不买,过些日子也许就买了呢。常婆子吹嘘道:“等娘子要买茶籽油了,再找我就是了,不是我夸自己,我牵线的交易,每一笔都顺顺利利的,保证你收到的油清香纯净,买什么油就是什么油,不掺和一丁点儿其他的油,并且足斤足两。不像有的牙人,签了契约就再不管事了,油铺在菜籽油里掺了桐油他也没发现,酒楼做菜的厨子竞也没发现,那几天去酒楼吃饭的客人又是呕吐又是掉头发,都闹到官府去了。”油铺主人以劣充好,牙人不负责任,但厨子也没发现,还用掺了桐油的菜籽油来做菜?
桐油可是有特殊气味的。
常婆子所说过于荒谬,明瑶华不太敢相信。谁知车内两个林家的婆子也出言道:“没错,得有个小二十年了,那时候我才嫁给我男人没多久,我记得那些个食客命大,都没死。”“不过油铺一家子人和那个牙人都被流放到边境了,也不知道还活着没有?”
有人附和,常婆子继续自夸道:“我就不一样了,我收一笔佣金,就顾一笔单子。”
明瑶华心想,以后还得教做皂的人辨别油的质量,面上笑道:“果真这样,能遇到你常妈妈,还是我的运气了。”常婆子忙道:“可不敢这么说,能遇到明娘子,才是我老婆子的运气。”没有买油人,她哪儿来的银子赚?
说话间,就到了崇文门外大街,永顺油铺和福来油铺都在这儿。常婆子和油铺主人彼此都认得,她熟门熟路地带着明瑶华在油铺内走动,用油提子在油缸里舀起油给明瑶华看,“明娘子你看,这就是芝麻油,香着呢。”又给她看了去年的茶籽油,和近几日熬出来的香猪油,便宜的豆油和菜籽油。
常婆子道:“这两家大油铺,只做大宗买卖,一次少说也要买五十斤,少了他们不卖。另有别的小油铺,可几斤几斤地买。”明瑶华虽然对永顺油铺的油满意,但还是跑了两家小油铺,小油铺只有四样常用的油,猪油、芝麻油、菜籽油、豆油。明瑶华仔细嗅了嗅小油铺里芝麻油的香气不如永顺油铺和福来油铺的芝麻油清香,但价格便宜了十文钱。
明瑶华和常婆子说了,问道:“这是什么缘故?”常婆子笑道:“大油铺的芝麻油是用石磨碾压出油,出油量低但更清香,小油铺的芝麻油是用铁锅炒过,再压出油,出油量更多。”同样的是芝麻油,里面竞有这样的不同之处。常婆子说了,明瑶华瞬间就反应过来,大油铺用的是冷榨法,小油铺用的是热榨法,但要是没亲自跑一趟,她还真不知道不同的榨油法榨出来的芝麻油差别如此之大。
做香皂头油,当然是用冷榨芝麻油好。
明瑶华当即和永顺油铺签契约,订了三样油,加起来有五百斤,总价超三十两。
她给了油铺五两银子作定银,给了常婆子五十文辛苦钱,剩下的二百多文钱,等油运到城南花庄的作坊上再结给她。明瑶华还打算去城内的大药铺逛一逛的,药铺里卖的是可入药的杏仁油,用来做香皂、头油、面脂都不在话下。
但太阳升到半空,越来越热了,明瑶华只得先回家。等到次日,明瑶华去了药铺和海货铺,顺利定下杏仁油和贝壳,不过这两个铺子不提供送货服务,明瑶华只能给押钱,订契约,约定日期安排人来提货。该定的基本定了,至于鲜花,等过几天去庄子上看作坊建得如何了,再问问涂管事谁家的鲜花好,在城南草桥附近的花农家买了,直接送到作坊,更方便止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