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1 章(1 / 2)

第91章第91章

元春封妃了?明瑶华乍一听还有些惊讶。

元春封妃,贾家也称得上半个皇亲国戚了,主动向贾家示好的人不知得有多少,即便是林丰媳妇这样的林家下人,也忍不住喜气盈腮、目光热切,等着明瑶华的话,她好去开了库房备礼。

以往林家在京城没有能做主的人,京城这边已经许久不曾和别家走礼了,是以林丰媳妇极愿意做些出门送礼的活儿。

贾家是国公府第,又出了个皇妃,听着就尊贵非凡,林丰媳妇更愿意跑一趟,沾沾喜气也是好的。

明瑶华坐在房中炕上,淡淡笑道:“才送了年礼去,不必再跑一趟了。若是还没送年礼,倒是可以将年礼加厚三成送去。”这?

林丰媳妇的笑脸凝固,兴冲冲来禀报,还指望能邀功的,没料到明瑶华竞然对于贾家的盛势无动于衷。

明瑶华想想林丰媳妇在京城守着林家宅子,十几年没出什么乱子,至少没出现什么私自将宅子院落赁与旁人谋利的事,细细和她解释道:“贾家是勋贵,是外戚,咱们家自老爷起,就不再是勋爵人家,凭的是科举出仕,两家走的路子不同,寻常来往自是无碍,但在贾家出了个皇妃之时巴巴地凑上去却很不妥当,外头其他读书人家知道了,只说咱们家眼皮子浅的,还放不下昔日的富贵。”面对面的嘲笑倒是不至于,只是被人私下说嘴罢了。再有就是,明知道贾家倾覆就是未来几年间的事情了,明瑶华和贾家一没有深情厚谊,二也救不了贾家,还是只当普通亲戚来往好了,何必粘上去?林丰媳妇想到林家后院拆了的两进宅子,知道明瑶华这话说的在理,遂笑道:“到底是大奶奶,事事都想得周到,奴婢见识少,大奶奶别嫌奴婢粗笨,奴婢以后跟在大奶奶身边,一定多学多看。”明瑶华笑着说两句好话,便将她打发出去了。林丰媳妇只是一个亲戚家的下人,得知元春封妃,就如此欣喜,更不必说贾家上下一干人等了。

元春封妃是喜事,圣上又旨,准许家有重楼别宇的妃嫔回家省亲,这更是天大的荣宠。

贾赦一改常态,面带笑意和贾政坐在书房里,召集了一众贾府养的清客,请了隔壁宁国府的贾珍等人过来,一同商议修建园子、上旨请鸾舆归家省亲之事这等喜事就连年关的喜庆都压下去了。

王熙凤的小院里更是日日都有人来求见,贾家的管事和旁支们都知道上头的贾母年老精力不济,王夫人多年不理家事,修建园子的一应杂事、银钱拨款少不得要交予贾琏夫妻操办,便提前烧热灶来了。贾琏的奶娘并两个体面仆妇来王熙凤处坐了半天,说尽了好话。等丰儿送人出去,王熙凤端起茶,发现茶都凉了,顺口对着外头喊道:“丰儿,换热茶来。”

平儿方才侍立在侧,此时屋内只有她和王熙凤二人,便坐在一个八足圆凳上,笑道:“可知这些老货奉承了多少好话,就连茶都凉了。”王熙凤面露傲意,笑道:“她们倒是聪明,知道提前来求我。”又示意平儿坐到她身边,惋惜道:“我之前和你说的,月初那会儿,在铁槛寺,有个巧宗儿,不过往外传几句话的功夫,就能收到三千两银子。偏我没答应,唉…

她往后靠在猩红西番莲纹的迎枕上,接着道:“要是早知道家里还能出个娘娘,成了皇亲国戚,我就收下这银子了。”当时她都要答应了,鬼使神差想到忠顺王府长史来贾家带走香菱时的嚣张气焰,于是头一歪,只作睡着了,没有接那老尼姑的话茬儿。平儿虽跟在王熙凤身边,但不同于王熙凤,她是个信阴私地狱报应的,只要不伤及她的利益,对府里的下人们也是存着一份善心,王熙凤没有出手坏人妮缘,在她看来是一件好事。

于是笑道:“奶奶难道缺这三千两银子不成,奶奶素日穿的戴的,随便拢一拢,就不只三千两银子了。更别说,明年还不知道有多少个三千两银子等着奶奶,奶奶何必还想着过去的事?”

这话说的极是,王熙凤心头大悦,也不计较错过的银子了。再说宝玉,于日前与北静王相见,北静王赠与他一串鹤鸽香念珠,回家后他就珍而重之让袭人收起来,只说之后要送人。他虽没说要送给谁,但袭人一猜就知道,必然是留着送给林姑娘的。

因合得来的同伴秦钟病重,宝玉惆怅不乐,每日懒洋洋地数着日子,盼着过了元宵,就让人接林妹妹来家里住,有这一个盼头在,才不至于深陷愁闷之中宁荣二府接连设席宴饮,亲友上门来贺,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走路脚底带风,独宝玉闷在房中,一处不去,袭人劝他道:“大小姐封了贤德妃,老爷日日为着建园子的事操心,琏二爷与许多外头人周旋,你是娘娘的亲兄弟,怎么不出去露露面?不用你做什么,叫老爷知道你的心心意也好啊!”宝玉道:“不去。"多的话一个字也不说。袭人也担心再劝招惹他厌烦,只能由他去。相较于贾家的欢喜沸腾,元春更多的是惶恐。是的,惶恐。

封妃之后,她迁居飞鸾宫,内里的装饰摆件比往住的轩室精致百倍,她神色忧愁,问家里带进宫的抱琴道:“你说,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她进宫走了甄家的路子,原是在甄太妃身边当女史一一这是好听的说法,实则是当宫女。

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