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儿终于长进了。”宝钗在内听着,心里那点酸涩也没了,她也盼着哥哥多在生意上用心,支起薛家的门户来。
忠顺王爷被弹劾的事沸沸扬扬持续了好些时日,除杜御史外,接连有别的御史言官上奏弹劾。
这些御史言官们倒不是和杜御史勾结,而是好不容易有一个犯了错的皇亲国戚,不跟着弹劾,怎么显出他们身为御史言官的威武不屈来?柴绍庭和忠顺王府走得近,一开始还坐得住,渐渐地也急了。细论起来,二皇子用了忠顺王府送进宫的阿胶后便腹痛呕吐,但当晚用了药就好了许多。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御史们闹得再凶也是无用,全看洪熙帝是如何想的。他写了折子要为忠顺亲王求情,但是折子还未递上去,就被来看他的谢皇后发现了。
谢皇后看了他写的折子,有条有理,言辞恳切,她一面骄傲一面悲伤,手上却执笔蘸墨,将奏折上的字迹都抹去。
柴绍庭大惊,伸手就要夺过谢皇后手里的毛笔,谢皇后任由他将笔夺去,正色道:“绍儿,你四叔的事,你不能出头。母后和你一样,相信此事与你四叔不相干,皇上冷静下来,也能想清楚此事与你四叔不相干。但幕后之人将你父皇最忌讳的一件事点出来了,你父皇膝下子嗣少,除了你就是你二弟,你……谢皇后两腮微动,不忍细说,略过去道:“你二弟又小,万一有个什么,那不就只剩你四叔家的三个孩子了?”
瑞安亲王只有一个侧妃生的女儿,此前有过一个侍妾生的哥儿,但没能养成,不知是人为还是意外,这时候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本来就是有很多意外的。
一般只有平安长大到六岁以上的皇子,才能排序取名。柴绍庭知道都是因为自己的喉疾,才会如此,若是他可以正常说话,忠顺亲王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他带着一股无能为力的沮丧,认真朝谢皇后作揖,表明他听进了谢皇后的劝。
而后拿起砚台,将砚台的墨水尽数倾倒在他写的折子上,折子上的墨迹被淹没,桌案也脏污了一大片。
谢皇后的端庄自持再也忍不住,转过身用手帕捂住双眼,泪水浸透手帕,她的手指也染上湿意。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不能说话了呢?
柴绍庭连忙扶着谢皇后去干净的地方坐下,他也因喉疾而愁闷痛苦,但他经过更惨痛的一世,只是不能说话而已,比当个只能躺在床上的废人要好多了。柴绍庭伸手点了谢皇后的宫女来哄劝她,他则围着谢皇后,又是倒热茶又是剥橘子,笑容灿烂,看不出半点喉疾带来的阴霾。谢皇后也不好沉浸于难过之中,微微露出一点笑意,只盼着有真本事的神医能尽快出现,治愈她的孩子,就好了。
忠顺亲王到底是洪熙帝的胞弟,最终被洪熙帝以忠顺亲王处事不周、疏忽大意的罪名罚俸一年,并让他于王府内闭门思过,无旨不得外出。御史言官们也是见好就收,默契地不再提及此事。瑞安亲王略有些失望,但并没有气馁,这个结果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太医说了,太上皇的身体还能再坚持几年,他只需要在这几年内不断勾起洪熙帝对忠顺亲王的猜疑,到那时,即便太上皇驾崩,他也能转投洪熙帝,成为洪熙帝手里的棋子。
洪熙帝和忠顺亲王的年纪能当他半个爹,若是运气好,这两人前后死了,他就是大景朝的皇叔,地位超然,富贵权势也会自发地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