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87章
到了忠顺王府赏花宴这日,明瑶华和黛玉俱是装扮妥当,戴了新打的首饰,用过早膳后略过了一会儿,便命人安排车辆,出门去了。有林明霁在家,明瑶华也不用太担心好姐儿。她们出门不早不晚,来到忠顺王府时,已然有许多人到了,王府门口的马车一辆连着一辆。
明瑶华和黛玉由王府侍女引着进去,王府后院有一处开阔的房舍,宴席便设在此处。
不过那些得了忠顺王妃请帖的人家,谁也不是为着吃席来的,此时一众官宦勋贵的太太都聚在房里,交际应酬,互相奉承。守在门口的丫头掀起帘子,明瑶华和黛玉进了屋内,解下披风,交给身后的丫鬟,笑着到忠顺王妃身前行礼问好。
忠顺王妃笑道:“快起来,坐下说话。我早就听平昌说起你的名字,今儿终于见着真人了。”
又和其他人介绍道:“这两位是两淮盐运使家的女眷,林大奶奶和林小姐。”王府侍女在王妃身边添了两把椅子,明瑶华坐下后笑道:“我和郡主初相识那会儿,只是个普通民妇,多亏了郡主不嫌弃我,以礼相待,才在扬州结识了许多合得来的太太奶奶。不料来了京城,还能靠着郡主的垂青,来到王妃的花宴上,结识屋子里这许多才德品貌俱佳的太太奶奶。”在座内有一太太笑道:"听听她的这张巧嘴,多会哄人,怨不得郡主爱她。”
忠顺王妃笑道:“你哪里知道,平昌喜爱她,不为她说话好听,更是为着她实在是个仗义的好孩子。”
平昌郡主后来在忠顺王妃的书信逼问之下,仔仔细细将如何发现胎位不正,到遇上明瑶华,再到扭转胎位的过程说了。另有宫里刊发的《妇人生产保婴良方》,虽然没有向外头宣扬平昌郡主的名头,但京城的官宦之家,大多知道皇后为此书作序,序跋中的柴兰均便是平昌郡主。
这两桩事,都有明瑶华的功劳在里头,忠顺王妃如何不念着她的好?虽然这书在市面上售卖之后,有些古板固执之辈说女子闺名印在书里,人人皆知,实在是不合规矩,但忠顺王妃才不理会。在场的有几人就是用了产钳,才平安生产的,忠顺王妃还欲再说下去,但因黛玉就在一旁坐着,而涉及妇人生产的话题,都会避着未成婚的女孩子,忠顺王妃只得按下,看着黛玉,目露赞赏,笑道:“跟着你来的,便是你夫家的妹妹?”
明瑶华笑道:“正是。”
众人都跟着忠顺王妃的目光,看向黛玉,皆惊于她的容貌,虽年纪尚小,然眉眼灵动,举止不俗,具稀世俊美,宛若世外仙人。在座的都是已婚妇人,看到黛玉容貌出色,只会生出发自内心的赞许。田翰林的儿媳妇卫氏更是看得入了神,道:“林大奶奶方才说才德品貌具佳,难不成是比着林小姐来夸我们?”
众人都笑:“若是比着林小姐来夸我们,那倒是我们占了便宜。”黛玉微微低头,脸颊有些泛红。
众人便问在家都做些什么,可曾读过什么书之类的话。黛玉看向明瑶华,明瑶华朝她鼓励地点点头,黛玉笑道:“我在家不过是读书练字,跟着嫂子管家理事,陪侄女儿玩耍。读的书都是父亲列了书单,我一本本照着看的。”
屋内一位四十出头的太太道:“我记得林小姐的父亲似是前科探花,怪道林小姐看着一身的书香气,原来是家学渊源。”忠顺王妃笑道:“林小姐这次是随着哥哥上京,林大爷正是为着明年的会试来京城的。”
一时间,众人看向黛玉的目光愈发热切,心底各有思量。众人夸了一回黛玉,忠顺王妃便道:“外头的腊梅开得正好,小姑娘们都在梅园赏花,你也出去看看,不必陪在这里和我们说话。”黛玉起身,屈膝行礼后,由侍女引着出去了。出了门略走两步就是大片的腊梅花,在冬日散发出阵阵冷香,偶尔看到穿着斗篷大氅的年轻姑娘游走于腊梅树间,轻快嬉笑,或拈花轻嗅,或捧着浅黄花枝于怀中。
黛玉身后跟着紫鹃和静宜两个丫鬟,并一个王府侍女,腊梅园里有拿着银剪刀的婆子,侍女笑道:“林小姐,您要不要让人剪一枝花儿下来?”黛玉忙道:“别,不要剪。就让花开在树上就很好。”到底不是自家的园子,若人人都剪一枝腊梅下来,腊梅树就要光秃秃的了,不知何时才能恢复繁华满树的盛状。
侍女笑道:“林小姐是惜花之人。”
这片腊梅园设计得精巧,几条石子路高低蜿蜒,左右延伸,仿佛身处野外的山坡,又能欣赏腊梅的香色,又有野趣。赏了一回花儿,黛玉问道:“其他人都在何处?”侍女微微侧身道:“就在园子中的亭子里,林小姐往这边走就是了。”不过片刻,黛玉就看到一个以半透明帐幔围起来的亭子,亭子里是年轻姑娘的欢笑声,看来忠顺王妃所说的年轻姑娘们都聚在这里。黛玉走进亭子,笑声飞扬的湘云骤然呆住,惊讶道:“林姐姐,你怎么在这儿?″
黛玉淡笑道:“云妹妹来得,难道我来不得?”跟着黛玉的侍女忙向亭子里的小姐们介绍道:“这位是两淮盐运使家的材小姐,跟着林家大奶奶一道来的。”
都是官家千金,都是王妃的客人,不要闹出不体面的事端。保龄侯的女儿史湘宁过来挽着黛玉进去,笑道:“林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