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86章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明瑶华和黛玉在一处挑选过几日去忠顺王府赴宴的衣裳首饰,忽而灵儿掀了帘子进来禀报:“大奶奶,门外来了个涂管事,自称是您城南花庄上的管事庄头,说是要见您。”
明瑶华放下手里的珊瑚发钗,疑惑道:“城南花庄的管事,我并没有派人去说我来了京城,他怎么就寻上门来了?”
因着提出产钳的功劳,她得了一个五十顷的庄子,打算用来种玫瑰花提取精油花露。
玫瑰花娇贵,价格也高,等种了玫瑰花出来,不论是玫瑰花皂、玫瑰香珠、玫瑰花露都是赚钱的买卖。
只是正值冬日,天寒地冻的,有再多的想法也得等着,等到春暖花开了再说。她原是想等元宵之后再亲自去一趟庄子,一则认认地方,二则见见人,不料管事庄头就自发上门了。
灵儿道:“他说有要事回禀大奶奶,现在门房处等着,大奶奶要见他还是打发他回去?”
明瑶华道:“他既说是有事,你让人带他到外头花厅侯着,上些热茶甜点心,再叫人放上两个炭盆,我一刻钟后就过去。”天儿冷,涂庄头又是从城外跑到城内,明瑶华有心让他吃点东西暖暖身子。“是。“灵儿领命出去。
黛玉让丫鬟们将衣裳首饰归拢起来,坐在炕上,手上捧着紫鹃送来热茶,笑道:“嫂子猜猜,涂庄头是来做什么的?”明瑶华身后倚着一个银红绣海棠花的靠枕,道:“我才不猜,等会子就知道了。”
“嫂子不猜,我自己来猜。"黛玉轻哼一下,慢慢道:“外头下着小雪,他赶在这样的天气也要找来家里,不是极好的事就是极麻烦的事。不过我觉着,应该是极麻烦的事,嫂子可要费心了。”
得了这个结论,黛玉脸上露出忧色。
明瑶华笑道:“怎见得就是麻烦事,就不许庄头是年节前来给我送田庄的出息银子的?”
中秋前后城南花庄已经送了一次银子去扬州,剩下十月份的花卉出息,一般是等到开春才会送去扬州。
黛玉想也不想,便道:“若是出息银子,何不等到进了腊月,再选个好天气来?再则,如果好事,他也该露个口风给门房的人才是。”明瑶华微微皱眉:“那是皇上赏的庄子,过了官府明契的,难道谁敢动什么歪脑筋不成?”
找事的人竟也不查查,庄子的流转来源吗?她起身道:“我去问问。”
花厅里,涂管事吹了热茶甜点,身上暖和了起来,见着一个穿着大毛衣裳、管家奶奶模样的女子出来,立即起身问好。一番客套之后,明瑶华笑问道:“我还没派人去庄子上说我来京城了,涂管事怎么知道找上门来了?”
涂管事是皇庄配套的庄头,约摸四五十岁,带着一顶皮帽,笑道:“说来也巧,我有个兄弟侄子,在崇文门当小税官,那日正好是他轮值该班,见着了材大爷的文书,后来我们一处吃饭,这侄子和我说扬州来了个极年轻的举人老爷。我听着熟悉,追问下去,才知道林大奶奶来京城了。”原来是这样,京城底层人物的盘根错节,可见一斑。也许路上随便撞到的一个人,就和某个贵人有着弯弯绕绕的关系。在京城行事,应该更小心谨慎。
但涂管事的话,也说明了黛玉的猜测为真,明瑶华不再啰嗦,直接问道:“可是庄子上遇到什么事了?花都被冻着了,出息银子少了?”明瑶华一语点出庄子上是遇到事了,虽细节上猜的不对,但涂管事已然不敢小看她,恭敬道:“并不是这事,而是有人想出三万两银子,典下庄子十年。”典下?
类似于抵押贷款。
市面上典押十年的银子是典押物价值的一半多些。明瑶华迅速在心中算账,五十顷地按照市价约摸是七万两到九万两,三万两银子典押十年,十年后她再花三万两银子把庄子赎回来?这个价格她很吃亏了,就算租出去,十年也有四万两左右。到底是谁家提出这种请求,拿她当傻子吗?而且她又不缺现银,对庄子的使用也有计划。明瑶华坚决道:“别管是谁来,你只说我的庄子我留着有用处,不典押,也不往外租。”
涂管事哪里不知道对方提出的条件荒唐,但对方是皇亲国戚啊。涂管事道:“我来就是为了告知林大奶奶,提出要典下庄子的人,是潘家的人?”
明瑶华道:"哪个潘家?”
“就是丽妃的娘家,正三品的昭勇将军潘家。丽妃生了二皇子,二皇子已经五六岁了,身体康健,从没听说有什么病啊灾啊的,潘家也逐渐张狂起来了。再早两年,潘家都不敢如此。”
潘家人几次找上涂管事,言语很不客气,涂管事也了几分气,便在明瑶华面前将潘家的底儿都给说出来了。
要是这位庄子主人还在扬州,他至多撑到腊月,就要写信去扬州了。这种事情,丽妃娘家?
明瑶华仔细想想,在扬州时,苏嬷嬷和平昌郡主偶尔会说到两句,她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在她的记忆里,潘家好似没被封爵位?只封了一个没有实权、听着好听的武散官。她这么问涂管事,涂管事点头道:“是这样,不错。”又道:“潘家得了皇上赐的宅子,就在皇城边上。皇上也赐了他家庄子土地,只是在保定一带,论距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