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板块。”
LGC,就是跃动游戏公司的股票代码,是Leap Games Co的缩写。
在华尔街的情绪调动下,整个市场都沸沸扬扬,所有人都在为LGC这个代码疯狂。
各种内部消息开始满天飞,什么跃动游戏的市值绝对被大大低估了,中签就是纯捡钱。
还有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华尔街内部已经达成共识,跃动游戏上市后的市值会超过150亿美元。对于这个说法,有人深信不疑,觉得跃动游戏的财报这么好,还有这么多利好消息,150亿美元市值很合理。
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觉得这肯定是华尔街在炒作,游戏公司哪有这么高的市值?
作为美利坚游戏行业的巨头之一,EA的市值才多少呀?
就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不少人对150亿美元市值的说法嗤之以鼻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刊登的一篇报道,相当于变相承认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
《华尔街日报》专门采访了十位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的顶级分析师,结果就是,十位分析师中有八位都认可了150亿美元的估值,他们表示:如果跃动游戏公司的市值超过150亿美元,我们不会感到惊讶。而剩下两位摇头的分析师,虽然觉得150亿美元有些夸张,但也给出了120亿美元以上的高市值预测。这些分析师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跃动游戏公司的战略规划,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看好这家公司明年的财报会远超预期。
首先是游戏内容方面。
不管是跃动游戏自研开发的作品,还是投资的那些游戏工作室,明年都会有大量游戏作品在跃动游戏平台上架。
而且跃动游戏对游戏精良度的要求,堪称苛刻到变态。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一件事,跃动游戏自研的一款体育类游戏,因为球衣摆动的细节达不到内部要求,公司决定投入1800万美元,专门开发一款服饰动态引擎来解决这个问题。
服装摆动细节这种问题,很多游戏迷根本不会关注,大家玩游戏的时候,注意力都在人物的动作上,谁会盯着服装的摆动呀?
可跃动游戏就为了这么一个小细节,直接砸下1800万美元。
要知道1800万美元足够很多小型游戏工作室开发两三款游戏了,结果跃动游戏就用在了修 bug上。当时这个消息曝光后,还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不少媒体调侃跃动游戏怕不是有强迫症。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跃动,制作精品”这句公司口号让所有人相信不是说说而已。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认为,明年大范围上线的游戏,只要能保持精品水准,肯定能吸引大量玩家,进而带动营收和利润增长。
毕竟现在的玩家越来越挑剔,粗制滥造的游戏根本没人买账,而跃动游戏的精品路线,正好踩中了市场的痛点。
其次是跃动游戏平台的发展。
之前因为《反恐精英》的大爆,直接推动了网络游戏的提前发展。
不少游戏公司都官宣了旗下的网游作品,而且大部分都会选择登录跃动游戏平台。
游戏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发行和渠道费用,如果明年有大量网游作品登录跃动游戏平台,那平台的发行和渠道费用肯定会大幅上涨,而且涨幅很可能超出预期。
除了内容和平台,跃动游戏最近还传出了要进军家庭游戏主机领域的消息。
至于具体怎么进军,目前还没有定论,就看是直接收购一家现有的游戏主机公司,快速切入市场,还是自己从零开始研发了。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这个消息都让市场兴奋不已。
现在的游戏行业,家庭游戏主机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一款游戏主机销量的好坏,主机本身的质量其实是次要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游戏的好坏。毕竟玩家买主机,最终是为了玩游戏,如果没有好的游戏作品支撑,再先进的主机也卖不出去。而在游戏内容制作上,跃动游戏公司一直都是强项。
如果跃动游戏真的进入家庭游戏机行业,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内容优势,吸引玩家购买主机。所以市场对于这个消息非常看好,觉得这是一个超大利好,不少分析师甚至表示“这可能是跃动游戏未来市值突破 200亿美元的关键一步”。
还有一点被分析师们重点提及,那就是IP0的承销费。
一般来说,本土企业在美股上市,券商的承销费会比国外企业偏低一些,但即便如此,大部分情况下费用都在 3%到 5%之间。
如果是IPO规模较小的企业,承销费甚至会达到6%到7%。
简单来说,要是一家企业上市募资1亿美元,按照 7%的承销费计算,就要拿出700万美元支付给负责发行的券商。
但这些费用针对的都是一般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跃动游戏公司显然是二班的,根本不在一般范畴内。
1.9%,这就是恩斯特和华尔街三家承销商定下的价格,在美股大型IP0中几乎是地板价,很少有券商愿意接受这么低的费率。
当时的三大券商是暴跳如雷,可现在却变成了他们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