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清晨的薄雾蔫蔫地裹着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连华尔街铜牛雕塑的特角都蒙着层若有若无的水汽可《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已经像一颗炸雷,在这座把金钱二字刻进 DNA的城市里炸响了第一波震动。
《跃动游戏公司正式启动IP0,定价区间 42至$50美元,募资额十亿美元》。
别以为发行价是板上钉钉的数字,它就像超市里标价的牛奶一样,价格是根据各种因素而跳动的。固定的只是募资的金额,发行价就是个灵活的胖子,全看路演效果给不给力。
要是路演的时候投资者们跟见了限量版奢侈品似的抢着认购,股票认购数量远超预期,那发行价自然能往上飘,跟气球似的越吹越高。
可要是市场反应冷淡,投资者们都揣着钱袋往后退,那发行价就得乖乖往下压,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提不起劲儿。
就拿跃动游戏公司来说吧,总股本是1.2亿股,这次要募资十个亿美元。
要是发行价定在42美元一股,那得发行差不多2380万股新股才能凑够十个亿。
可要是把发行价提到50美元,只需要发行2000万股,十个亿就稳稳到手。
别小看这几百股的差距,它不光影响新发行的股票数量,还直接影响着企业上市后的总市值。按42美元的发行价算,总股本就变成 1.2亿股加 2380万股,也就是 1.438亿股,总市值刚过60亿美丁兀。
可要是按50美元的发行价格算,总股本是 1.2亿股加 2000万股,共1.4亿股,总市值直接飙到70亿美丁兀。
不过不管是42美元还是50美元,跃动游戏公司这波IP0,都像往滚烫的油锅里泼了一瓢水,直接把美利坚的市场给点燃了,整个华尔街都像是被按了快进键。
平时踩着定制皮鞋、端着精致咖啡杯慢悠悠晃进办公室的分析师们,今天愣是把电梯挤成了沙丁鱼罐头。
连楼下便利店卖三明治的大妈都听常客念叨跃动游戏,顺口问了句这是新出的汉堡套餐吗?,惹得一群金融精英哭笑不得。
实在是因为跃动游戏公司公布的财报太炸裂了,一家游戏公司,凭什么能这么赚钱呀?把不少老牌公司都比了下去。
华尔街各大刚刚进入工位的分析师,打开电脑看到跃动游戏公司的财报,直接直接集体破防了。有分析师,手里的咖啡杯都没放稳,就忍不住爆了句粗口“玛德,今年预计收入超过8.2亿美元,毛利润5.68亿美元,净利润 2.74亿美元。我们还干个屁的金融啊,都去开游戏公司得了”。他旁边的同事刚端着咖啡过来,嘴里还嚼着最后一块三明治,听他这么一喊,赶紧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你还是太年轻的表情。
“这算啥?你还没看明年的财务预计呢。全年营收有望超过12亿美元,毛利润能达到8.5亿美元,净利润将近四亿”。
“三成的净利润啊!这都赶上抢钱了。不对,比抢钱还轻松,抢钱还得担风险呢”。
刚才爆粗口的分析师一听,眼睛都直了,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同事又斩钉截铁地补了一句“42美元的发行价?想都不要想!就这财报,低于50美元都算亏了”。
“我估计啊,50美元的发行价,都不是高盛、花旗那三家券商努力争取来的,不然还得更高”。还真让他说对了,一开始恩斯特本来打算直接定个高价,可负责发行的高盛、花旗和摩根三家券商把他给劝住了。
他们给出的理由听着还算靠谱,市场上还从来没有过这么高市值的游戏公司,把发行价定低点儿,给投资者留够上涨空间,这样大家都开心,后续股价也能更猛烈。
这话里里外外都透着为你好的意思,可恩斯特也知道,这里面这三家自己的小算盘。
发行价低点儿,后续股价涨得猛,他们能赚的更多。
不过这毕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搞IP0,就像第一次开车上高速,心里多少有点打鼓,也就答应了券商的建议。
至于为啥不直接定50美元,而是搞了个42美元到50美元的区间定价,那也是三家券商的小心机。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调动投资者积极性。
就在分析师们为发行价争论不休的时候,又有人拿着一份报纸凑了过来,指着上面的文章哭笑不得“你们看看这篇报道,居然还有媒体给跃动游戏公司出风险提示,这TM不是扯犊子呢吗?”
大伙好奇的凑过去,有人直接念出来上面的内容“按50美元发行价、70亿市值计算,市盈率已超 25倍,存在估值过高风险”。
这话刚念完,就有分析师忍不住笑出了来“25倍市盈率就叫高了?人家明年要是能达到财务预期,净利润将近四亿,到时候这个市值对应的市盈率连18倍都不到。真不知道这家报社的编辑是不是体育大学出身的,算算术比我家上小学的侄子还费劲”。
不光华尔街热闹,整个美利坚都因为跃动游戏公司的「PO疯了。
各大电视台的财经频道像是提前约好了似的,一早上就把原本安排好的节目内容全改了,所有镜头、所有话题都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