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146章 养老机构纷至沓来(5k二合一加餐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养老机构纷至沓来(5k二合一加餐求月票)(2 / 3)

业护工的缺乏,满足日常照料都是人手紧张。

多地养老院面临护工荒,1个护工照顾7个老人,即便按照1比7的比例来算,光是4200万的半失能或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工缺口就达到了足足600万之巨。

具体到高端机构,因为专业化要求高,待遇吸引力又不足,护工短缺问题比普通机构更为尖锐,造成了高价也难求专业护工的困境。

因为很多人是打死都不想入这一行,年轻人更是如此。

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夜间还要每两小时查房一次,几乎24小时待命。

劳动强度高,社会偏见还重,职业尊严低。

对于“伺候人”的标签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尤其照顾失能失智老人,被不少人视为“低人一等”。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干,现在很多护工是5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年轻人宁愿去铁人三项跑快递、送外卖、开滴滴也不愿入这个行业端屎尿盆子。

家庭也不支持,认为干这个很丢分。

老人突发死亡或跌倒,家属追责,机构推责,护工往往容易成为背锅侠。

在这一行干久了心理创伤大,因为长期面对衰老、死亡、病痛等,容易抑郁、失眠甚至情绪崩溃,隔一段时间就看着一个老人从能说话到不能动,再到去世,那种无力感,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而且职业发展几乎没有,因为晋升路径太窄,从护理员到护理班长再到护理主任,天花板极低。这一系列的行业痛点,使得很多人根本不愿入这一行。

而小元机器人的横空出世,它的工作职能,简直就是解决当下养老机构护工难求困境的版本答案。养老机构大量使用机器人对社会的冲击相对来说是最小的,因为本来就没什么人愿意干这照顾人、端屎尿盆子的行当,你机器人去干就干好了。

甚至很多人会鼎力赞成,这种活儿就该机器人来干。

6月22日周末。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内多家知名养老连锁集团的考察团来到了嘉宁市,前往元界智控调研。元界智控这边为了在今天接待这些考察团,在公司总部设了一个专用展厅。

此刻,付晨作为小元机器人的工程师技术顾问,接待了前来考察的几大养老机构团队,为考察团答疑解惑。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