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第164章 李建成懵逼恍然: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偷笑:对对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李建成懵逼恍然: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偷笑:对对对(2 / 4)

比坦然:“父皇待儿臣如青天朗日,儿臣只觉敬仰安心,从无半分疑惧难安。林啸老师之言虽凿凿有据,然父皇圣德如皓月辉光,超越寻常帝王情理伦常,自非寻常帝王之家可以比拟拟。”

这话虽有奉承,但字字出自肺腑。

这接近二十年的太子生涯,他过得倒是真不怎么压抑和如履薄冰。

光武中兴,以柔治世。

纵使他最终因生母郭氏被废而自请辞位,但,刘秀也从未开口逼迫他,打压他,猜忌他,反而是他自己的悟性,要急流勇退罢了。

“娘娘,凡事都有例外!臣等相信,陛下就是这样一个例外。”

邓禹等人更是毫无负担的开口,都感受过刘秀的人格魅力。

“的确,陛下就是这样一个例外。”

阴丽华看着坦荡自信的刘秀,再看看平和坦诚的儿子,再回想刘秀一贯的为人处事,终是再次露出幸福和自傲。

大明隆庆年间。

紫禁城,新皇登基未久的隆庆帝朱载垂更是颇为感慨。

他是例外吗?

是!

曾几何时,他都有些后悔自己没有成为正式的太子,现在看到这个阶段论,甚至感觉有些庆幸。“二龙不相见啊……”

朱载垄心头翻涌起刺骨的苦涩。

父皇嘉靖笃信天有二日不吉,勒令他藩邸独居,经年累月不得踏足大内面圣。

在他漫长的考察期里,何曾有过片刻安宁?

记忆中的父皇,是一道隔着重重宫帘殿门永远模糊不清的影子,是万寿宫丹炉里袅袅不散的青烟缭绕,是百官奏疏中提及东宫二字时帝座上骤然冷凝、足以冻结空气的气氛。

他哪有什么幼年蜜月?

哥哥相继都死后,他就是长子,可童年时期,完全没感受到嘉靖的爱。

反而二龙不相见,折磨了他。

“林师啊林师,若你早生百年……”

朱载垄喃喃自语,喉结滚动,咽下积压多年的委屈与后怕。

他虽然没有“成年考察期”,但是也是煎熬!

每一次小心翼翼地递上奏疏都提心吊胆,唯恐触犯逆鳞。

每结交一位朝臣都需战战兢兢,生怕被诬为结党营私!

严嵩父子倒台前,他和高拱等讲官暗通书信,何尝不是日日如坐针毡,唯恐隔墙有耳?!

“父皇……您心中,究竟……是否真的爱过儿臣?”

这倒是成了他心中的唯一疑问。

大唐,武德九年,长安太极宫,气氛诡异。

天幕上“唐朝李世民开创暴力玄武门继承法”与“太子四阶段”的文字,如同惊雷炸在殿中所有人头顶李渊、太子李建成与重臣裴寂、封德彝等人相顾骇然,最后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一一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身上!

那眼神,充满了审视、惊疑、错愕,以及一种被历史剧透后恍然大悟的更深疑虑。

“原来……真相竟是如此?!”

太子李建成脸色忽青忽白,脑中电光石火般串联起林啸讲的一切线索!

他猛地看向父皇李渊,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疑与一种荒谬的顿悟:“父皇!林师所言的二弟的暴力继承法……莫非……”

“还有那太子阶段……原来……儿臣早已进入第三、第四阶段而不自知?莫非,是儿臣没熬过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

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觉得一切都通了!

自己监国理政日久,赫然是处在第三阶段考察猜忌期。

父皇现在晚年身体抱恙、精力不济,这不正是权力交替最敏感、最危险的时刻吗?!

李建成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被剧透后恍然大悟的恐惧:“难道……当年是儿臣行至这权力死局之中,被猜忌与恐惧摄住了心神,无法自拔!”

他看向李渊,快速说道:“眼看父皇沉疴难起,卧病在床,身边唯余二弟侍奉汤药……情急之下,为了自保、为了皇位,儿臣……儿臣竟鬼迷心窍,欲效仿古之宫变,在玄武门……”

他几乎被自己推理出的真相惊住了,顿了顿,声音更低,更是惊讶的看向李世民:“而二弟!定是洞察了这一切!他非但未曾参与,反而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挡住了儿臣这不忠不孝不义的悖逆之举!”“最终……父皇您,您看清了儿臣的狼子野心与不堪大任,更彻底看清了二弟的忠勇干略!这……”他悲愤又羞愧地看向李渊,又瞥向一脸震惊茫然的李世民,语气沉痛:“这才效法隋文帝废杨勇立杨广之旧事……最终改立二弟为储?!是也不是?!”

这惊天逆转、完全颠倒历史因果的脑补一出,满朝惊愕。

但人们顺着林啸的剧透,林啸这太子四个阶段的讲述一想,这很有道理,完全可能!

“建成你……你竞如此糊涂!你还想趁着朕病入膏肓造反?”

“试图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最后是秦王……秦王他拯救了朕?如同当年杨广弑父?”

李渊瞬间老脸煞白,又惊又怒,他被太子这番合情合理、逻辑自治的惊人脑补彻底绕进去了!结合大隋历史,一切好像更加合理。

“慢着!大哥,你错了吧……会不会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