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件大事。
新的一年,教化司还准备在教化蛮族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这还要多亏了新近加入教化司的主事蛮骨。
雷城一战之后,身为白山部落族长的蛮骨,辞去族长职位,转而以主事身份加入教化司,负责封地一应蛮族事务。
短短半年时间,便已收服云州境内所有蛮族部落。
成绩斐然。
新的一年,蛮骨已经将目光瞄准了云州之外的蛮族部落。
“蛮骨干的不错,当赏!”
夏衍也很欣慰,当初用人很准,“可在教化司增设理藩曹,专门负责管理蛮族、妖族等异族事务。擢升蛮骨为理藩曹主官。”
蛮骨既然证明了其才干,理当受到重用。
“主君英明!”
身为教化司郎中,曾括自也是乐见其成。
教化司之后,便是轮到度支司汇报。
“新的一年,度支司主要任务,同样有三。”
度支司郎中萧离,起身说道:“一是首次在乾宁郡征收农税。”
为了鼓励垦荒,封君府对所有百姓开出“三年免征,五年减半”的农税优惠政策,到了今年,乾宁郡已是收复之后的第四年。
也该到征收农税的时候了。
虽然仍旧只征收一半,却也终于算是见到了回报的曙光。
既是首次征收。
确保征税过程顺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就显得极为重要。
也是为后续征税打样。
“之前讨论的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纳粮两项新政,度支司可是已经拿出行之有效的政令了?”此方世界虽有修行之法,到底还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社会。
如何征收农业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封地的治理模式,影响封地存续之根基,因而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为了防止士绅豪族偷税,引发土地大兼并,夏衍便想到借鉴前世之法。
所谓摊丁入亩,便是将田赋(按土地面积征收)和丁银(按人口征收)合二为一,统一按土地面积征收农税。
不再单独征收人头税。
如此一来,无地或少地农民不再缴纳丁税,土地多的地主豪强承担更多税赋,以此减轻农民负担,遏制土地兼并。
士绅一体纳粮,则是取消士绅,包括但不限于官吏、地主、有功名爵位者,所享有的免税特权,跟平民一样按土地纳粮、服徭役。
一直以来,夏衍对世家豪族都是持欢迎态度。
无论是世家子弟前来宁城任职,亦或是在各地郡县采买土地,开垦农庄,基本都没做什么限制。便是在借助世家力量繁荣封地的同时,也已想好应对之策。
摊丁入亩结合士绅一体纳粮,只有能够顺利实施,落实到位,那不管地方士绅豪族拥有多少土地,都不会影响到衙门的总体税收。
蛋糕可以做大,红利却不能落入少数人的口袋。
“回禀主君,度支司已经拟定好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纳粮的实施细则,正要以乾宁郡为试点,坚定推行两项新政,以考核利弊。”
身为度支司郎中,萧离自是清楚新政厉害。
也是持支持态度的。
不仅是萧离,凡是追随夏衍的一众文臣武将,因着大都出身寒门,基本也都是支持此项新政的。他们的家族还远未成型,利益还没有渗透到地方,盘根错节。
因此。
站在他们的立场,封地的繁荣昌盛才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
自是支持新政的。
便是林家、张家、萧家等世家豪族,鉴于眼下的友好关系,加上盘子又小,自也没有站出来对抗新政的道理。
再配合夏衍之威,总体上还是能推行下去的。
本身这种事情,也只有在创业初期就立下规矩,才最是容易推行。一旦拖入中后期,利益固化,再想打破利益桎梏,就难上加难了。
“新的一年,度支司要办的第二件大事,便是要革新商税。既要促进商贸繁荣,又要以适宜的税收手段,调整收益结构,平衡收支。”
萧离继续汇报。
从入驻宁城的第一天起,夏衍就一直在强调,要鼓励商贸,促进商业繁荣,甚至将其提升到跟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跟主流的重农抑商思想,显然也是背道而驰的。
效果却是极好。
从最早的葛阳县,到宁城,再到阳平关等,宁城商贸之繁荣,远胜于周围封地,甚至超过一些老牌封地为了促进商业繁荣,封君府甚至亲自下场,筹建庆余堂。
成绩固然显著,却也衍生出很多新问题。
一则不少个体户、手工业者抗风险能力太弱,一旦粮食等原材料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就可能引发破产危机。
二则偷税落税者所在多有,难以实施有效监督。
度支司此番革新商税,便是以设立“营业执照制度”为抓手,规范各类商业经营活动,做到心中有数,监督有法。
为此,度支司甚至还新设商曹,专管商贸之事。
而为了鼓励有手艺的个体户以及手工业者,投身商贸活动,度支司还在筹建官办钱庄,为个体户以及小作坊主提供小额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