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做事,就总有做不完的事。
回到宁城,夏衍先是处理完最紧要的大清查之事,跟着便又投入到繁琐的庶务之中,处理挤压了一个多月的公文。
期间还要盯着刑曹审判进度。
大清查之后,如何补齐各县空缺的职位,便又是一个大难题。
好在吏曹属刘璟给出了不错的处置意见。
首先是衙役。
虽说因着衙役大都是匪寇出身,导致良莠不齐,却也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
毕竟出问题的,到底还是占少数。
留下的衙役缺额,刘璟建议主要从难民中招募。
也算是变相提升难民话语权。
这些个难民远道而来,在乾宁郡没有任何根基,最是喜欢抱团取暖,从中选拔一些衙役,也能跟匪寇出身的衙役对抗,互相制约。
避免难民群体,处于绝对弱势一方。
其次是吏员。
除了一些心中藏奸之辈,很多出事的吏员,主要还在于经验欠缺,威望不足,容易被下面的吏员糊弄,甚至是架空。
单靠寒门士子是支撑不起来的。
只盼着能通过招贤令,吸引一些有足够分量的文臣来投。
以补齐短板。
不然就只能用时间来磨,给新人足够的试错空间。
“照此办理!”
写下批文,夏衍嘴角不觉露出一丝笑意。
就说嘛。
他精心挑选出来的高命格者,总能时不时带来一些惊喜。
未来可期。
随着八月走向尾声,星神祭的气氛也日渐热烈起来。
相比去年,今年的星神祭筹备,夏衍就更轻松。
外有礼曹负责祭典筹备事宜,内有清玄这位封君府当家主母主持一应后宅事务,基本就没夏衍什么事。随着时间临近。
雍宫,包括都中的各大世家,也都纷纷派人送来祭礼,以示亲近。
去年各家送礼单纯只是示好。
今年不一样。
张家、宋家、白家以及孟家,都跟封君府建立起了更紧密的关系,送的礼自然也就较去年要更丰厚些,至少都搭了一枚宝药。
老登也比去年大方,光是宝药就送来十枚。
王家倒是没送礼。
只是将夏衍索要的五十枚宝药,一枚不差,悉数派人送抵宁城。
这反倒让夏衍很意外。
怀疑王家是不是做贼心虚,不然怎么会这般大方。
不管怎么说。
五十枚宝药到手,还是挺香的。
而林家仍是最大方的。
不仅送来五枚宝药,还派人运来第一批粮草。
前番清玄去信借粮,信中隐晦提及修复龙凰宝甲之事,岳父林远湖并未对外声张,甚至都没告知其兄林远山。而是以自身信誉为担保,促成林家答应借给宁城足足五十万石粮食。
甚至还负责派人将粮食送到宁城。
以最新粮价计算,五十万石粮食光售价就高达二十万两白银。
算上路上运输损耗。
总的价值已然接近三十万两白银。
虽说这批粮食是夏衍找林家借的,可如今雍国本土还处在大灾期间,林家倘若用这批粮食兼并土地,必能赚个盆满钵满。
这中间的人情可是欠大了。
不仅如此,明悟夏衍野心之后,过去一个多月,林远湖还亲自发动林家人脉,引导更多的难民流向乾宁郡。
作为四大门阀之一,这一出手,效果立竿见影。
进入乾宁郡的难民数量直接翻倍。
有这样的岳父鼎力支持,夏衍真是赚大发了。
各家送礼,王家赔偿,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仅是这一波收礼,就让夏衍合计进账七十一枚宝药,很是解了燃眉之急。
真香!
这一日。
夏衍在致臻园专门摆了一桌家宴,不仅叫上可儿、如意两位姬美人,还将一直忙着打理庆余堂的静安也叫上。
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用膳。
席间,可儿、如意自是拘谨。
论家世、品貌、才华、天赋,清玄这位君夫人都全面碾压。
难免让两女自惭形秽。
加上夏衍对清玄恩宠有加,甚至还带着清玄双宿双飞。
别说是之前一直受尽恩宠的可儿,就是一直表现的不争不抢的如意,眼见如此,也难免心生波澜。此等情境,哪个女儿家不羡慕?
可儿感受就更甚,清玄来之前她可是独享恩宠,如今却遭受冷落。
虽满心委屈,却又丝毫不敢显露出来。
这倒不是夏衍喜新厌旧。
实在是跟清玄新婚燕尔,不好立即就往可儿院子里凑。
总要有个蜜月期。
他甚至准备找个契机跟如意圆房,以堵住外间的流言蜚语。
到底还是要雨露均沾。
“静安,听说你最近很是大刀阔斧,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见气氛微妙,夏衍主动岔开话题。
“这都是跟哥你学的。”
出宫之后,静安性子都变得活泼起来。
如今又执掌庆余堂,才刚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