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李世民穿越扶苏> 第369章 此恩此义,纵死难报!早说有这待遇啊,早说早降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9章 此恩此义,纵死难报!早说有这待遇啊,早说早降了!(1 / 3)

秦廷群臣很难理解扶苏的担忧。

因为在扶苏看来,大秦因这样那样的问题二世而亡,秦廷群臣却只是将胡亥之乱视作一场规模更大的内部动乱而已,完全不觉得大秦现行的制度会导致大秦灭亡。

秦廷群臣更不曾如扶苏一般亲眼目睹了隋朝的兴盛与崩溃。

扶苏也很难理解秦廷群臣的担忧。

因为扶苏不曾与秦廷群臣一起制定征无诸等百越诸王为君长的政策,不曾看到自己亲自征辟入朝的异族将领变成叛徒,更是不知道安史之乱究竟对大唐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君臣不同的眼界、经历、认知所造成的分歧,以及扶苏善于纳谏、谨慎施政的性格让政策的制定变得格外艰难。

但争论与冲突都局限于朝堂。

最终传达至前线的,却唯有一卷干净利索、果决坚定的诏令。

秦二世二年六月十九日。

北伐军诸将再一次在韩信的带领下云集军营之外。

但站在最前方的,却变成了目瞪口呆的宝音、阿尔斯楞和贝尔三人。

宝音强笑道:“谒者念错了吧?”

贝尔连连点头:“谒者一定是念错了!”

谒者景园温声笑道:“此乃陛下诏令,卑职怎敢有半点疏忽?”

“恭贺宝音郡守、阿尔斯楞郡守、贝尔郡守了!”

宝音颤声道:“但这不可能!”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

“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吾昔年不过只是一介胡国牧民而已,曾遵头曼单于之令泅渡过河去突袭陛下后军,幸得陛下饶命方才得活,又得陛下恩重方才能有今日尊崇。

陛下拣拔吾为典客丞,吾铭感五内且自以为足以胜任。

因为当今大秦已不需要和中原诸国建交,与胡国、通古斯、月氏等国的外务反倒是成了大秦外务的首重,而大秦朝中了解胡国且职位最高、最早投效陛下的人就是吾。

但吾有什么能力和资格担任一郡之地的郡守啊?!

贝尔更是震惊到近乎于尖叫:“末将只是一降将!区区一降将而已!”

“就算是末将尚未请降之前也只是区区大当户而已。”

“末将何德何能可为辽北郡守!”

宝音好歹还是最早投效扶苏的胡人,如今更是典客丞,位列上卿之一,陛下重用宝音合情合理。但吾只是一介降将而已!

依照胡国和通古斯的规矩,吾部战败归降之后理应举族被贬为仆从,而吾则是继续担任族长,率领部族引弓之民去承担最危险、艰难和疲累的工作。

如今陛下却要擢吾为郡守?

吾是战败了,不是战胜了啊!

而且陛下就不担心末将降而复叛吗?!

就算是吾甘愿忠于陛下,昔日吾也只是通古斯的大当户,管理一族尚有余力,但又有什么资格管理所有的通古斯旧地?!

那素未谋面的陛下怎么会如此信任吾啊!

景园当然不会将朝中的争论告诉宝音和贝尔,只是面向咸阳城的方向拱手再礼,认真的说:“自是因陛下英明!”

因为陛下英明?

这句万金油似的答案噎的宝音和贝尔无言以对!

宝音和阿尔斯楞慌乱的寻找着再推拒的理由,而后宝音就见阿尔斯楞始终一言不发,更还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宝音当即看向阿尔斯楞质问:“汝难道就无甚疑惑?”

阿尔斯楞笃定的说:“撑犁不会有错!”

“或许吾有什么吾自己都不曾发现的优点,却被撑犁看在眼中,理应由吾好生挖掘。”

“亦或是吾的使命就是为大秦镇守北疆。”

“既然撑犁决定擢吾为郡守,吾便理应做好这个郡守,不可愧对撑犁!”

吾等何必深究陛下为什么任命吾等为郡守?吾等又不是萨满!

就算是萨满,在祭祀撑犁得到天启之后难道还要问问撑犁是怎么想的吗?

陛下乃是全知全能、慈爱世人的真撑犁,陛下是不会错的,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

吾等要做的,唯有做好郡守之位,不可愧对撑犁信重!

刘季洒然笑道:“善!甚善!”

“阿尔斯楞这话才是为人臣该说的话。”

“宝音上卿本就是上卿,郡守亦是上卿,陛下不过只是平调而已,何必纠结?”

宝音无法理喻的说:“刘将军不通官场乎?”

“这哪能相提并论!”

如今的典客丞只是大秦与胡国、通古斯、月氏等番邦交流的副手,根本没有什么实权可言。但安西郡守却是一郡之首,是真真正正的封疆大吏。

二者虽然同为上卿,但二者之间的含权量却有着天壤之别!

刘季反问:“宝音上卿自以为会愧对陛下信重乎?”

宝音哑然。

他当然不觉得自己会愧对扶苏的信重。

扶苏如此重用他、信任他,宝音怎么敢愧对扶苏的信重啊!

若是赌上余生寿命就能换来他实现扶苏对他的期许,宝音也会毫不犹豫的豁出这条命!

刘季又重重拍了下贝尔的肩膀道:“可以啊!贝尔不要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