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贵妃失忆之后> 第 23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3 章(1 / 2)

第23章第23章

七夕是女儿家的节日,皇后会在禁苑中设宴,与嫔妃公主一同祭拜织女,结绳系腕,写了心愿挂到树上。

千万条红绸覆住了百年绿荫,寄托着宫中女子们沉甸甸的美好愿望,但是这喜庆洋溢的暖色只在这一夜鲜亮无比,等到第二日便显得有几分不合时宜,宫中的人忙忙碌碌,又奔向七月的下一个节日。沈幼宜虽然与元朔帝七夕相约,却也不好轻慢了皇后,一个决定着她如今的富贵荣华,另一个很可能决定着她的以后。贵人劳心,三十几岁的年纪也是风华正茂,许多后妃在这个年纪还在生儿育女,但她却推了卫氏的女儿到皇帝面前。她未免太过信任男子的良心,不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取代她的地位么?皇后近来清瘦了些许,肩膀单薄得惹人怜惜,一看便知是端庄娴静的美人,不爱玩乐,是庙中供奉在神龛里的玉像。

只是说起话来中气不足,虽操持着偌大的内廷,却像是略动一动就觉得倦乏的病西施。

她拨弄着冰碗,只吃了一口就搁在案上,起身来看沈幼宜在绸条上写下祈愿。

“我原以为你是不会来的。”

皇后轻叹道:“不过你能想得开也好。”

沈幼宜吹干绸条上的墨痕,笑吟吟道:“我才不想参加什么七夕清宴,只是想来陪娘娘坐一会儿。”

皇后莞尔,轻轻用指腹点了一下她的眉心,温和道:“陛下近来待你好吗?”沈幼宜难得有些沉默,现在她遇到的人里无论男女,一开口都会问她些能送人命的问题。

自己是再过半个时辰就要和她丈夫一道出游的人,她托了腮,惆怅道:“教娘娘见笑,也说不上好与不好,有了陛下的宠爱,饭菜都比之前的要可口些,但是陛下总觉得我没规矩,常常说教,经常罚我…”他还打她,打得也不轻!

皇后轻轻叹了一声:“陛下那是很中意你呢,旁的娘子哪有似你这般得宠的。”

这一点沈幼宜是赞同的,只是和皇后的理解有许多不同。一一皇帝要是不受用那些手段和脾气,他是一句话也不会施舍给人的,更不要说与她同游。

可是天子又要维护自己的颜面体统,明明心里喜欢得不行,却还要道貌岸然地斥责她不够端庄,嫌弃罪臣的女眷不堪孕育皇嗣。她悻悻地想,元朔帝要是知道她就是所谓的配役之口,难道还会觉得自己脏了身子?

别气到驾崩,那她的名字可真的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皇后瞧出她还有些脾气,目光落在红绸上,略有些无奈:“你才多大,就想日后颐养天年的事情?”

沈幼宜七岁的时候还会信这些,但现在早过了年纪。她更在乎笔下的这些东西会被谁看到。

当着皇后的面写些阿谀奉承的话没什么用处,她道:“花无百日红,陛下的宠爱总有淡去的一日,妾这株菟丝除了紧紧依附娘娘这般的女萝,还能指望谁呢,也就是您多赏赐我些宅子田地,教我舒舒服服地孤独终老。”皇后摇了摇头,她不大理解贵妃乐天性格下的消极:“阿臻这样有趣的女子,便是陛下舍得,我也不舍得放你走,日后子琰……若没留在京中的福分,你同我一道去他的封地不好么?”

沈幼宜稍微有点吃惊,她还没听说本朝有先帝正宫随儿子去封地的,轻轻道:“娘娘说笑了,二殿下人品贵重,又得臣下爱戴,难道害怕没有那一日吗?”“他那样的身子,我也不忍心总去勉强,便是不成,也由他去罢。”中宫嫡子不能继承大统的不在少数,眼瞧着东宫地位稳固,就是她想争一争,那个醉心修道学医的儿子也不见得就争气,皇后恬静道:“只是山河一隅如何比得了帝都长安,阿臻日后要随我住,也得俭朴些了。”沈幼宜试着分辨皇后话中的真假,或许卫贵妃能看出来,但她却很难笃定。不过皇后这大包大揽的态度倒和元朔帝极为相似,卫氏的族人多在长安,她日后在京畿买几处宅子不也很好么?

教二皇子孝顺她,说不定她哪一日就要早逝。她是极有进取心的女子,便不能理解皇后御下的手段,卫氏已经把脚踏在二皇子船上一半,旁人不知道太子与卫贵妃的关系,只会认为她与皇后结党。同皇后在一起时固然舒适,可任何一个盟友听到这种灰心的话都不会欢喜,哪怕她不是真正的卫兰蓁。

太子的生母并不和善,二皇子又占了嫡出的身份,两家外戚皆出身不低,到了这时候不争一争,难道要等着位居于杨修媛之下的时候,她们忍气吞声去讨好她么?

元朔帝见到她时,就发觉他的贵妃今夜有些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他温和道:“阿臻是不想去了么?”

沈幼宜换了一身天水碧的裙裳,素白的披帛上映着石榴缠枝的暗纹,发髻上只用一点玉石珠花和月宫牡丹点缀,衬出她轻灵的美。她这两日都只与天子同卧,不知是皇帝上了岁数的缘故,还是怕她外出时精神不佳,竞一直未要她侍寝,以至于她有一点蠢蠢欲动。“现下不去,您不会怨我么?”

人不高兴的时候,难免想满足些低等的欲,沈幼宜有几分意动,其实在榻上过节,也没什么不好呀。

他要是生气,就打她好了,但最好不要比上次还重。元朔帝虚虚揽住她,垂眼道:“不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