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九十七步试探
亲事就这样口头定了下来。
王二牛样貌憨厚老实,继承了张婶的热心肠,每日都来为宋萝送吃食,打扫院子,力气大干活多,是个不错的夫君人选。张婶先让两人相处,若是觉着合适,便张罗办喜宴。却没想喜宴没办起来,王二牛早出晚归,日日相处,一座青瓦白墙的学堂被砌起来。忙到半夜,宋萝满身黑灰,带着同样脏兮兮的王二牛回家。“今日怎得这么晚?"张婶在饭桌前招呼他们过来,将帕子浸湿。宋萝乖巧地步到她身边,眼眸弯弯,接过帕子,自己擦了擦,又替一旁的王二牛擦脸。王二牛站着不动,“嘿嘿″傻笑,喊了声:“娘。”“张小花这孩子家里出事了,几个地痞无赖砸了张伯的店,恰巧今日学堂休息,我便带着二牛哥去帮忙了。“宋萝给王二牛擦完脸,拍拍他的胳膊,王二牛抬起手,任她将脏掉的外袍脱下来。
自那时燕军侵入洛阳,王伯死在战争中,张婶带着儿子来汴州,积蓄没了,日子苦了许多。宋萝便办起学堂,前半年虽是困难重重,如今倒也稳定下来,每月孩子们交来的束修不算多,也让生活宽裕不少。五年足够这“女夫子"的流言散去,而学堂的名声渐起,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有家中富裕的,有贫寒的,大多的人送男孩念书考取功名,送女孩勉强认字再接回去,张小花就是其中之一。
前天张小花还仰着稚嫩的小脑袋,拉着宋萝的衣袖说:“我也想像哥哥那样去长安,考功名,做大官!”
宋萝摸摸她的小脸。
正是春闱,许多年轻书生赴长安赶考,家中无壮丁,那些地痞就起了心思。张婶担忧道:“你这孩子,有没有受伤?”宋萝将脏外袍放进篓子,拉着王二牛在饭桌旁坐下,烛光摇曳,王二牛黝黑的脸泛红,目光落在她身上,有些结巴地答:“没、没伤着。”张婶见自家儿子这模样,恨铁不成钢,都五年了,还不敢上门提亲。夹了几筷子菜放进两人碗中,王二牛大口扒饭,宋萝伸出手指,敲敲他的手背,王二牛不好意思地看她一眼,嘴里咀嚼的动作慢下来。除了没办亲事,倒是与夫妻的模样差不了多少。张婶本来也觉得这样也挺好,但前两天隔壁家生了个大胖小子,她不知何时才能抱上孙子。用完饭,她暗暗提了几句,宋萝正帮着收拾碗筷,闻言抬起脸,笑道:“我听二牛哥的。”
第二日,王二牛便上门提亲。
本应在五年前张罗起的喜宴,定在半月后,只是如今家中的银钱都由宋萝所挣,一切都听她的,忙过学堂的事后,再抽个空成亲。消息在镇上传得飞快。
学堂内,一堆孩子围着宋萝,数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望着她,叽叽喳喳的:“宋夫子,你要成亲啦!”
张小花钻在最前面,抱住她的胳膊,不满地大喊:“不要!我要宋夫子嫁给我哥哥!”
犹如石头砸落水面,数道稚嫩的嗓音争先恐后地响起来。有让她嫁给自家叔叔的,有让她嫁给自己的,还有问课业的,甚至有几个孩子吵了起来。宋萝看着这些豆丁大的小人儿,揉了揉耳朵,板起脸:“都坐好!”吵闹声变为朗读声,从支起的窗户飘出来,越过院墙。日子一天天过去,喜服也逐渐在她执起的绣针下成型,上面漂亮的鸳鸯在烛光下泛着细碎的光。傍晚下起了小雨,如米粒淅沥而下,砸在院中。黑暗罩住屋子,暖黄的烛火亮起来,被雨珠泅湿,朦朦胧胧。
窗纸上两个影子离得极近,轻轻跳动。
宋萝让王二牛穿上喜服,凑近仔细查看,修缝不合身的地方。王二牛的耳朵与喜服一样红,局促地不敢动弹,少女身上浅淡的香味传来,他微微低头,忍不住吸了几口。
“轰隆一一”
雷声炸响,闪过白光,王二牛下意识望向窗户,浑身一僵。一道细瘦的黑影正站在窗后!仿佛有人死死盯着他们。随着闪电消弭,窗外暗下去,黑影融入黑暗,但那道怨毒的目光仍落在他身上,犹如毒蛇缠绕,寒意自脚底蹿上来。王二牛结结巴巴道:“阿萝,外、外头有人。”宋萝穿完线,抬起脑袋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两家相邻,这是她住的院子,窗户下是一片花圃,站不了人。听王二牛哆哆嗦嗦地诉说,她想了想,拍拍他的肩膀:“雨这么大,哪会有人呀,外面有棵树,许是树枝的影子。”“也、也对。"王二牛挠挠头。夜半三更,孤男寡女,他不好意思起来,“我该回去了。”
宋萝点点头,脱下他身上的喜服,搭在臂间,又找出一把伞递给他:“雨大,你小心些,这喜服还有几个地方我今晚再改改,明日你再穿一回。”王二牛应了,撑着伞出门。
屋内烛火燃了大半,宋萝总算缝完喜服,揉揉眼睛,将它挂在架子上。这些天白日去学堂,晚上缝衣裳,她整个人都晕飘飘的,爬上床,沾上枕头便沉沪睡去。
黑暗中,床帐飘飞。
半梦半醒间,她感到些冷,拽了拽被子,意识沉沉,有凉意抚上她颊边。像是蛇尾,蜿蜒攀爬,触感黏腻。春季潮湿,的确会有人出没,宋萝一个激灵,睁开眼睛,飘荡的床帐后,关起的窗打开了。怪不得湿黏黏的。
心中升起纳闷,她走过去关上窗,身后漆黑一片,只有鲜红的喜服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