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7 章(2 / 4)

瘦三七开的最好,加点葱姜水去腥,打入鸡蛋清让肉更嫩滑,加点糖提鲜这些肚子老生常谈了,饺子馅好吃的关键,还得是剁的功夫到位。肉不能完全被剁成肉泥,需要保留一定的颗粒感,而且必须是手工剁,有经验的师傅不会把肉给完全剁开,从一开始就保留了肉之间的粘连感,这样吃起来肉馅才是嫩滑而且有嚼劲的。

有滋有味,不是调出来的稀泥。

所以机器剁的肉馅从一开始就隔绝了这种可能性,好吃的饺子,必然是手工剁的肉馅。

时春晓剁肉馅,两把刀一起,来回这么交错着剁,这样剁的速度快,打鼓似的一上一下,说是艺术表演也不为过。

一个人做好几样的活,重点是忙中有序,快而不乱。面需要醒发,所以先和面。

汤炖煮需要时间,所有先炖上。

牛肉要先把血水泡出来,所以晚点再来处理。等面醒发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剁肉了。

而肉馅剁好的时候,分别和胡萝卜玉米,还有韭菜拌匀了,加入调味品调味搅拌。

饺子馅剁好了,那边面团还在醒发呢!

时春晓把泡过血水的牛肉拿出来,把牛肉和牛油混在一起,先去筋膜切片,暴力捶打,早上她还才买了打牛肉丸专用的“铁锏”,这会不加任何的调味料,力求快速将这肉打成肉泥,借助肉之间的胶质让它们黏连在一起。把牛肉片打成肉泥是一个非常需要力气的活,传统做牛肉丸的作坊,都是男子来打的丸子,经年累月地打,两臂练出了蓬勃的肌肉。但是好在她不是一天到晚地打丸子,所以用些巧劲和爆发力,也就能弥补这上面的不足了。

牛肉丸世家,男人做丸子,女人买肉挑肉,去筋脉,顺带卖丸子,男人的力量和女人的细心,以及吆喝的柔美在腔调在这里面相辅相成,共同将牛肉丸这一手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并成为了汕市这一片区域声名远播的美食之一。时春晓也是以前做酒楼师傅时,有机会去培训了,才能到各地去看当地美食是怎么做出来的。

越是了解得深刻,时春晓对美食就越是敬畏。中华上下五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吃上面体现得淋漓尽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再有根据时令做的各色清粥小菜,当时来汕市,这的鱼饭就让她大开眼界,若是品种齐全的,可以有一百多种鱼供食客选择。结合当地特色做的消暑佳品,像是她去蜀地看到的凉虾和冰粉。再有艺术品一样的文思豆腐,《御香缥缈录》记录的慈·禧爱吃的镶银……一道道美食里,寄托的早就是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再有果腹后的艺术追求了。

回想着之前经历的事情,过去种种,仍然历历在目,时春晓只感谢自己和美食的缘分可以这么深,如果可以做一辈子的美食,吃一辈子的美食,那这辈子无论怎么过都值了。

这么想这,她手上的动作没停,力量感和美感兼具,且注入了牛肉里,不过五分钟的时间,牛肉就被她捶打成了泥。时春晓往牛肉泥里加入蒜酥,冰水,少量木薯淀粉用于定型,除了蒜酥不加任何调味料,保留原汁原味,做出来的丸子才是最好吃的。做牛肉丸和饺子馅不同,越是烂成一滩泥越是好,这样吃起来丸子细腻弹牙,时春晓又暴力捶打了十分钟,直到这肉泥已经发出了“啪啪"黏糊的声音,她知道这是敲打到位了。

春晓长嘘一口气,用手背擦了擦额头沁出的汗,确实是累,有时候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还是有道理的。

可惜这也不是有了蛮劲就一定做得好的事情,怎么用力,轻重缓急,到什么程度,都有讲究。

美食真是,一门粗糙又精细的科学啊!

等她把牛肉丸也打好了,就差捏丸子了,面团正好醒发好了。时春晓把面团揪成一小团一小团,一个个擀,时春晓擀出来的面皮一张张圆得就像农历十五晚上的月亮。

为了防止饺子皮粘连,擀好了一张她就撒上些玉米淀粉,没多一会,就擀了一小叠出来了。

“来包饺子啦,"时春晓把两种饺子馅端出去,饺子皮和盘子都端出去,立刻就招呼大家一起来包饺子。

周末包饺子就是又能吃又能玩啊!

难得还有孩子一起来他们家里了,人多热闹,一起包饺子。时春晓出来时,就看到文馨正在写字,李小满就在一旁支着下巴看着。文馨这会就趴在桌子边上,练习写她的名字。昨晚时春晓才教她的,孩子这会写的已经比昨晚好很多了,但是字复杂,一笔一划的,写得还是慢。

何况她想学习的,是自己的名字,所以,时文馨三个字,都要学习。李小满在学校本来就不爱学习,上下左右几个字他都没学会呢,之前因为食堂难吃更是有一周没去上课。

这会看文馨在在写字,一开始还支着下班,只是漫不经心。没多一会就坐正了,眼里满是不可思议。

大家不是同学吗?都是小班的,怎么时文馨在写的这些字,他一个也没见过!

刚刚玩游戏他已经很是震惊了,两个人玩的是搭房子的游戏,有许多块三角板和四边形板,用这些来搭建自己的房子。李小满拿出了全身的本事,力求要建造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