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0章
裴霜与霍元晦再次来到王家。
王瑁之来接待他们:“可是案子有什么进展?”霍元晦道:“方才路遇曹夫人,她摔了一跤,没来的及打招呼她便走了,不知可有摔伤?”
裴霜低着头忍俊不禁,这厮撒起谎来一点儿都不脸红。王瑁之摆摆手:“无事,家母身体康健,并未受伤,劳大人记挂,大人真是爱民如子呀。”
霍元晦与他又聊了些别的,状似不经意提起:“我前几日看杂书,看到乡下有一古怪风俗,名曰偷名,不知王郎君听说过?”“偷名?"王瑁之摇头,“是关于什么的风俗?”裴霜观他反应不似作伪,他应该确实不知道。“杂书罢了,已经记不清了。“霍元晦表面微笑,转而提起,“不知王郎君今日可有空,本官是否有幸能见一见道远先生的真迹?”“有空有空。“知音难觅,王瑁之难得遇到同好,何况是霍元晦这个县令。当即一起去了书房,王瑁之开了两把锁,才从箱子里取出画轴。书房里摆的书除了常用的,几乎都是与道远先生有关。一直当透明人的裴霜看得有些无语,这确实是个没救的拥趸,有些走火入魔的架势。
王瑁之嘴上还在夸赞道远先生如何如何厉害,当世大儒,位极人臣。“可惜啊,后代不争气,那晋国公…”
“王郎君慎言。"霍元晦语气突然严肃,“此事非我等能讨论的。”“是我失言了。大人就当没听见,没听见。"王瑁之捂了下嘴,打着哈哈道。谈论这件事确实需要谨慎,霍道远不仅是当世大儒还官至中书令,兼皇子师,两朝元老,儿子霍珩也很争气,用兵如神,一举收复西域诸国,得先帝授封晋国公。霍道远因病去世后,先帝哀痛不已,送葬学子站满长街。然霍珩后来卷入先太子贪污谋反案,晋国公府一朝倾覆,抄家灭族,霍道远的真迹也就此散落各地。
其实二十年前追崇道远先生的人还是很多的,但因牵扯到谋反案大家都讳莫如深,为求自保不敢明言说欢喜。
不过近些年因为当今圣上登基,圣上曾受教于道远先生,又说霍珩的事情与道远先生无关,对道远先生的推崇有回春之势。王瑁之小心翼翼打开那幅《傲雪寒梅图》,霍元晦心里怀着的那点志忑隧着画卷的展开慢慢消失。
这画是假的。
裴霜不懂书画,但这个笔触,莫名有些熟悉。她疑惑,可能书画在她眼里都差不多吧。
霍元晦没有揭穿,主要是不想扫王瑁之的兴,这幅算做的很不错的假画了。“道远先生真迹,果真名不虚传!”
王瑁之没有察觉,还在不停拿各种他收集的字帖,手稿:“这些都是花重金从各处收来的,大人请看。”
霍元晦眼神扫过去,也不全都是假的,有两张最潦草的手稿确实是真的,不知道他花了多少冤枉钱。
看完东西,霍元晦问道:“不知郑娘子身体如何了?”“若非岳母告知,我还不知是大人救了内人,慧娘已然清醒,只是身体还有些虚弱,大人对我王家大恩,没齿难忘。”裴霜找机会插话:“我想去看看慧娘姐姐。”王瑁之有些不高兴她出来打断,但还是说:“自然可以。"虽然昨天裴霜骂他很不客气,但看着霍元晦的份上,他还是维持着表面礼仪。霍元晦也需要复诊。
还没走出门,迎面便遇上了曹姝。
仍是那腻得要死的嗓音响起:“大人来此,莫不是找到了凶手?”“不,只是复诊。”
然后曹姝就开始夸赞霍元晦的医术如何高明,裴霜很佩服她能夹着嗓子说那么久的话。
霍元晦礼貌回应,不着痕迹地放慢脚步,与裴霜并行,给她使眼色。帮我挡挡。
裴霜一扭头顺便加快了脚步。
霍元晦:…
一行人来到郑慧娘院里时,双丽倚在廊柱上正在发呆。王瑁之皱眉:“怎么不在里间伺候?”
“娘子说元秀一个人服侍够了,不想屋里有太多的人。"双丽有些委屈地看了他一眼。
王瑁之似没察觉到她的情绪,只是放柔了声音:“县尊大人来了,慧娘还醒着吗?”
郑慧娘神志虽然已经清醒,但时而醒来时而昏睡,霍元晦说这是正常现象,喝药养着会慢慢调理过来。
“醒着的,元秀刚喂了药。霍大人,裴捕快,表姑娘,请随我来。“双丽引着众人进去。
郑慧娘倚在榻上,面容还有些憔悴,但精神已经比那日强了太多,手捧着一卷书,正静静地读着。
“慧娘姐姐。"裴霜喊她。
郑慧娘看向她,眼神里有了神采:“裴家妹妹,不,现在应该叫裴捕快,我听元秀说是你与大人救了我。”
元秀扶着郑慧娘起身,想给霍元晦和裴霜行个大礼。霍元晦:“免礼,你身子还未恢复,躺着吧。”郑慧娘皮肤白皙,唇色淡淡,令她看起来十分柔弱,然五官出色,颇有病美人之感。
“大人是来复诊的。"王瑁之走过去想扶着郑慧娘一边胳膊,郑慧娘下意识避了一避,随即露出个疑惑的神情,在怔愣间,胳膊还是被王瑁之扶住了。裴霜将这个小插曲尽收眼底。
郑慧娘伸出手:“有劳大人了。”
霍元晦按住她的腕脉,良久后让她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