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1章
明明才四月初始,天气就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空气稠得似乎都凝住了。
陈蕴在铺了凉席的沙发上翻身看向窗外
高明和几个瓦匠师傅正在忙,房梁不够就在顶上钉了几根木头加长,再把架子做好加上瓦片。
面积不大,但都是精细活儿,周五干了一整天周六还要半天。斜对面马老娘家也在做同样的事,只是比陈蕴家用得瓦片要稍微差点,全用的薄片青瓦。
躺了会儿实在躺不住,陈蕴坐起来拿了本书随便翻起来。她也想帮忙递个瓦片钉子什么的,可刚开口就被高明给赶回了家里。一回两回的不准陈蕴做这干那,没几天就让马老娘看出端倪。这才几天,相熟的几家人都已经知道陈蕴怀孕了。“高同志,小陈妹子起了没有?”
“早起啦……“高明从梯子上低头往屋里看,又回:“在看书呢!婶子有事直接去家里找她就成。”
“没什么要紧事,就是想问她去不去买洋芋,盖瓦片的活儿咱们也帮不上忙。”
“去。”
陈蕴下一秒就推开窗子回道。
“大娘等我穿鞋。”
“你慢慢来…志刚那是人家屋顶你别盖过去了。”房子前身是仓库,建造的时候屋顶是个整体,瓦片肯定也是挨着铺设,根本没法清楚划出自家和隔壁的屋顶分界线。陈蕴家右边没有邻居,左边的杨菊花同样买了些新瓦片来补瓦,两家有商有量倒也没什么谁吃亏谁占便宜的说法。
马老娘家隔壁住的那户人姓柳,寡母和大儿子家住一起。大儿子柳山和爱人李红娟有个儿子柳虎,二儿子柳海爱人早些年因病去世,留下女儿柳小慧。
兄弟俩都是车床工,柳海平时就住单身宿舍,女儿由腿脚不方便的柳母帮忙照看。
前回郑文和宋时微夜里动静闹得太大孩子说隔壁在打架的就是他家,嚷嚷着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就出自柳虎。
柳山和李红娟都是老实人,平时和邻居们相处都还行。反倒是不住家里的柳海嘴没个把门,经常对其他邻居家指手画脚,替大哥大嫂得罪了不少人。
马老娘就是怕瓦片盖过去了又让柳海说闲话。“陈姨,我奶奶让我来问问你家有没有酱油?家里没酱油炒菜了。”隔壁忙得再热火朝天都不能阻止柳母又支使柳小慧又来占便宜。小到葱蒜酱油醋,大到借冰箱放肉。
刚搬来那会儿陈蕴还没摸清柳母性格,借出去的小东小西基本有借无回。时间久了陈蕴就会提醒她还,柳母就立刻将占小便宜的目标换到刚搬来的马老娘身上。
马老娘可没那么好说话,借几次不还就上门要,要是敢耍赖就上门破口大弓。
“活了几十年,还真没遇到这么没脸没皮的人,自己不想丢面就指使娃娃出去丢人。”
马老娘一瞧见柳小慧提着酱油瓶上陈蕴家,叉腰站在自家门口就开始指桑骂槐。
十三岁的柳小慧已经知道要脸,被马老娘这么一说整张脸瞬间涨得通红。“小慧啊!陈姨家又不是供销社,你家没啥都来要……就算供销社也得花钱才买得到啊!”
加上陈蕴温柔但又直接了当的拒绝,柳小慧立即转身就往家里冲。没多会儿柳家屋里就响起柳母骂柳小慧没用的声音。“早该这么说了。"马老娘说。
“我脸皮薄。"陈蕴笑笑。
看柳小慧挨骂心软借了几次,后来发现祖孙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陈蕴的好心在这姑娘眼里估摸着和笨就是一个意思。高明把瓦片递给师傅后低头见陈蕴穿了双塑料凉鞋,不免担心:“换双鞋再出门。”
“哪那么娇贵。"陈蕴后退躲开高明要帮忙换鞋的手:“胶鞋热。晚上让李他们两口子也过来吃饭,我顺道买条鱼回来做。”瓦工师傅帮忙,主家除了工钱还得管饭,不知道晚饭前能不能完工,陈蕴得先把晚上的菜买回家准备着。
“最多两小时就能弄完,晚上不用弄饭。”“那咱们自己吃,我就想吃鱼。”
这人体说起来还真是神奇,没确认怀孕前陈蕴并没有任何不舒服,拿到报告后才几天时间,嘴巴里就开始觉得没味儿,昨天晚上硬是嚼了两颗花椒才睡下去。
一大锅飘满花椒和辣椒的水煮鱼陈蕴从早上起床就在惦记的晚饭,今天说什么都要吃进嘴里。
“路上慢点。"高明笑着摇头。
晃晃悠悠地提着条没了动静的花鲢鱼从菜站回到家,瓦工师傅果然已经结完工钱离开了。
高明和李护国站蹲在门口砌高门槛。
“陈蕴回来了!”
“你们两口子怎么那么早?”
高明应该没有那么快就去叫了李护国两口子折回来。“早上在厂门口遇到个大爷卖鱼,说是水库的鱼……你也买了鱼!”软秋坐在门口乘凉,刚指了指旁边的搪瓷盆,扭脸就瞧见陈蕴也提着条鱼。同样的花鲢鱼,连个头都差不多大。
“今晚咱们得敞开了肚皮吃。”
“你家把门槛加高干什么?”
屋檐加宽能遮挡太阳,坐在屋檐下不像以前那样阳光直射屋里,凉快了不少。
就是加高门槛这事,怎么想都觉得多此一举。“挡沙,挡雨。"陈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