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娇憨小侍女> “没有一句我爱听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没有一句我爱听的。”(1 / 3)

第51章“没有一句我爱听的。”

采晴把小喜子叫进来问话,他是榴月宫伺候的小太监之一,为人机灵。当即把知道的说了:“那位七小姐今年十五岁,笄礼就在这个月,永泰伯府光邀宾客,声势浩大得很。”

半莲闻言忙道:“这年头不止文人学子需要造势,大户人家的姑娘同样如此。”

否认养在深闺无人识,还怎么说一门好亲事。永泰伯这人很识时务,当初顾寒阙攻破皇城,他很快就俯首称臣了。如今看来,不仅打算追随新帝,还想加深彼此之前的牵连,打算进献自己的女儿。

绵苑不管他想做什么,只道:“我不会同意的。”她不想跟顾寒阙的任何女人打交道,或许这个现状维持不了太长久,但她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不可能点头。

半莲忍不住笑道:“娘娘心里明白就好,我还担心你万事不.……身份不一样了,可不能什么都随他去。

绵苑倒没有考虑得太长远,她无非是惜命且厌恶麻烦。倘若顾寒阙广纳群美,这莺莺燕燕的成天是非不断,那她就是抗旨也不从了他的。

日子还能好好过嘛?

听完小喜子的禀报,她也没多说什么,就让他先下去。明日有不少事情要忙,顾寒阙会过来,他尊老太君为祖母,就得抽空来帮忙料理一二。

绵苑到时候会问问他的,眼下还是陪着老人家要紧。在侯府住了两日,绵苑恍惚发现了差异,所有她认识的人,对她的态度截然不同。

这是难免的,她也知道,而造成的结果便是,她终于回到熟悉的环境,一切却已不是熟悉的样子。

也就这时,才发现她跟顾寒阙提的条件有多天真。身上已经打了新帝的烙印,即便来日他放她走了,她所面对的人或事还能跟以前一样么?

…那肯定是没可能了。

无意中还听闻了徐安的消息。

说是出远门去了,徐管家愁得很,儿子这么大岁数该说亲成家了,他却半点不上心,倒叫长辈的着急。

绵苑隐约猜到是跟自己有关,大抵之前被顾寒阙撞破后徐安怕了,如果只是小侯爷他可能不怕,但人已经成为皇帝。出于各方面考虑,避开不见是最好的,否则要是连累家里亲人,悔之莫及。好在顾寒阙那人小心限,却只对绵苑那么小气,并没有仗着主子的身份严惩徐安,更没故意打击报复。

徐管家全然不知情,也不会受到牵连,继续做他的管家。绵苑便也当做不知,她本就对徐安无意,为了大家好,以后都别见了。大大大大大大大

方昭年的葬礼很顺利,新帝御驾亲临,朝中诸臣也纷纷派人致祭,排场甚大。

都知道顾寒阙借用过他的身份,且一心敬着侯府老太君,谁都乐意给个薄面。

方昭年的尸骨被重新收殓,葬入方家祖坟,与亲人九泉之下团聚。不少人叹息,侯府人丁凋零,余下老太君一人,未免叫观者唏嘘。然而战争无情,多少青年壮士有去无回,马革裹尸,如今鄢国皇室不复存在,改朝换代了,又能去追究谁。

有那么一部分人不止是唏嘘,眼看老太君如此得君心,若有后辈,皆能得到庇佑。

可惜方家本就几代单传,稍微近些的血亲也跟着死在战场上了,或有病故的,总之连个过继的人都没有。

便有人起了心思:他们何不从外头认个义亲回来,继承香火。此事还是永泰伯府到顾寒阙跟前提议的。

他自己倒不至于眼红侯府的荣宠,不过想在新帝跟前卖个好,顺道帮衬一把远亲。

他已有推荐人选,正是妻族那边的庶弟之子,若能继给侯府,往后兴许多个助力。

永泰伯要的可多了,卖好的同时不忘带上自家闺女,就差没有把意图写在脸上。

顾寒阙面无表情,当场就回绝了他,把人给赶了出去。即便要给侯府继承香火,也需要他来挑选,还瞧不上永泰伯推荐的这个。此事他不会自行做决定,而是询问了老太君的想法。老人家开明且通透,当即道:“不必折腾这些了,没人在乎。”什么香火无断绝,她不稀罕这个空名,人都死完了,有何意义。若说只为了身后一炷香,人走茶凉,没有感情的子嗣,五年十年后谁还记得。

倒不如把那些个财物散给她亲近之人,比如绵绵若桃几个,叫她们往后活得更好些。

至于传承二字……老太君说,谁有意见就到自己揭棺起来跟她理论。说完后方家祠堂也没动静,大抵是没意见的了。顾寒阙明白了老太君的意思,丝毫不觉得意外,她每年拿出银钱布施,本就没有把身外物看在眼里。

香火二字,她同样透彻,并无执念。

甚至要不是有他和绵绵二人牵绊着,老太君不定就要送自己一程了。也正因此,不能由着她独自守在空荡荡的侯府,办完琐碎之事,需得立即回到宫中居住。

绵苑按捺了两日,侯府事毕返回宫里,就开始等着。她本以为顾寒阙该来与她说一声,谁知压根不提那位七小姐半个字。人家不着急么?还是说他不喜欢?

在侯府谈论这些不太适宜,这日晚膳,绵苑终于忍不住了,抬眼看向顾寒阙。

他刚换了一身衣裳,柔软洁净,夹带着惯用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