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夜色如墨,谢昭珩的身影与浓厚的黑暗融为一体。他负手而立,正在黄瓦红墙的巍峨宫殿之上,一袭玄色劲装勾勒出挺拔身姿,冷傲而孤寂,身周萦绕着凛冽肃然的气息,只有被夜风扬起的衣袂在猎猎作响国之根本,在于继嗣。
社稷安危,系于储君。
自谢昭烨被废之后,朝中的文武百官就纷纷上折子,请皇上再立太子。瑞王谢昭翼乃是炙手可热的人选,近期去瑞王府勾笼感情的官员,犹如过江之鲤。可皇上只暂且按下不表,未曾取表明立储之心。谢昭珩将一切都看在眼里。
只依旧上朝当差,偶尔谢昭翼冒犯到他身前时,也只浅笑笑躲避锋芒,并不同他计较,甚至隐隐有些忍气吞声的意味。在外人眼中瞧着些谢昭珩是不成气候。
他自己却清楚得很,现在并不是出头的好时机,毕竞父皇生性多疑,又还算得上是壮年,强逼着他立储,只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父皇终有一日会意识到由谁即位,才能固千秋基业,安万民之心。此时。
萧建上前禀报。
“殿下,许大姑娘已经接连往返肃国公府七日,亲自照顾冉世子的伤情。据探子说她事必躬亲,期间大到膳食,小到喂药,许大姑娘都不假手于他人。”“…前目前为止,并未听说两府退婚的消息。”“殿下,他们会不会日久生情,决定继续履行婚约…”谢昭珩垂眸轻睨了他一眼,眼角挑起一抹锋锐的弧度,笑得有些漫不经心。据他对许之衡的了解,无论如何,她也咽不下这口夹生的饭。“回光返照罢了。”
“那头无须再守了,多多加派些人手,去盯着瑞王那边的动静。”与此同时。
首辅嫡长女流落乡野时,曾与晋王谢昭珩成亲过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
许之衡现下身上又还有着与肃国公府的这纸婚约。处境愈发尴尬。
这段时日以来,许之衡因着心中愧疚,不忍让冉修杰伤神,所以极力劝说母亲,将他身体照顾到好起来以后,再缓缓说退婚之事。肖文珍虽觉如此不妥,可终究拗不过女儿。只能点头应了。
今日。
许之衡一如以往般来肃国公府照看冉修杰。才踏入内院,就听得远处长廊转角,传来婢女们的窃窃私语声。“……世子平日里最是温柔和善,自小到大,连手板心都未曾被打过,这次受了这么重的责罚,原来都是为着她?”
“不然你以为呢?无论她身份如何贵重,可说破了天,她也只是个乡野长大的村妇,二嫁能攀上咱们世子这样的神仙哥儿,那真真是祖坟冒了青烟。”“也是。难怪她如此殷勤,日日上门嘘寒问暖,估计就是担心世子听到那些流言,与她取消婚约。”
“也不知她给世子灌了什么迷魂汤,若娶了个这样狐媚的主母回来,只怕府中今后必会乌烟瘴气……”
待许之蒋走近时候,那两个婢女已经愈行越远了。跟在她身后的黄眉气不过,原想要上前同她们理论,“姑娘每日劳心费力,她们不仅不念你的好,竞还在背后如此编排,奴婢这就去撕了她们的嘴…”却被许之衡拦住。
上行下效罢了。
这些婢女之所以敢如此,便就是由主家对她的态度中咂摸出来的,莫说冉家的其他旁系亲眷,就连肃国公夫妇见了她,也颇有些别扭。偶尔在府中撞见了,也是掉头就走。
不知是无颜面对她,还是懒得做面上功夫。也罢。
其实算算日子,距她上门帮冉修杰养伤已过去了半个月,虽说他还是佯装通身不适,可据太医的诊断,冉修杰已然恢复得七七八八了。所以也是时候,了结二人之事了。
冉修杰在喝完了药后,趴在榻上,转脸望着向院中移植的翠竹,温声同许之衡说,“衡娘,这是你我在订婚后,我特意命人在院中寻了处空地开辟的竹林,可惜现下不是春日,竹叶有些淡黄干枯。”“待明年,你我二人便能一同望见这郁郁葱葱的翠绿了。”许之衡只浅笑了笑。
沉默一阵后,终究说道。
“其实京中气候干燥,土壤过于夯实,并不适宜翠竹生长,且这片竹林移种于深秋,多半是养不活的。”
“所以无论如何,咱俩都没法子一起观赏了。”冉修杰早就由许之薪的态度,咂摸出了她的想法,可心中却还是不免一阵难过,他不明白事情为何会闹到如此境地,二人分明门当户对,性情相投,原就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为何偏偏就是不能成为一对佳偶。他心中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菊娘,父亲母亲总是心疼我的,你容我再去求一求许之衡摇摇头。
午后的秋阳像融化的蜂蜜,顺着窗棂斜斜流淌,在她如玉的面颊上泅开一层暖融融的薄纱。她很感念冉世子对她的这一片深情,可分明是那样天之骄子的人,为何要因着一个她,那般卑微周全。
且人心心易变。
在这些琐碎与摩擦中,这股子一往情深只怕也撑不了多久,三年?五年?在最初的新鲜感褪去后,只怕也会消磨殆尽。“与其今后变为一对怨偶,还不如现下即时掉头。”“修杰哥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冉修杰心头涩意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