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生活一向节俭,应该舍不得买吧。"宛娘猜测道。
生活节俭的辰哥儿此时正夹着一块烤鱼大快朵颐,用的还是圆娘寄给他的炒辣酱,也不知道酱里加了什么,辣味特别足。冬天下雪天起一锅,吃得不知天地为何物?就不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了,因为鱼是章惇买的。章惇吃得也十分酣畅淋漓!!大呼过瘾!!最后他抹了一下嘴,问道:“苏遇,你说实话,你们家的钱到底还够不够使的?你爹就最初谪居黄州的时候问我张过一次嘴,为的是在临皋亭安顿你们这一大家子,都三四年过去了,你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他看了看苏遇身上短了寸许的青袍澜衫道:“苏子瞻别是当掉半个家供你赴京赶考吧。”
苏遇摆了摆手道“那倒没有,是舍妹在黄州城经营了一间食铺,供一大家子吃喝嚼用。”
章惇砸吧砸吧嘴道“这鱼也是你那妹妹教你做的。”苏遇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烙饼折了折,蘸了蘸浓稠的酱汁一口吞下。“为何不将你妹带来京城?我家缺个厨娘,让她来我家!指定比在黄州挣钱。"章惇继续诱惑道。
苏遇腾的一下子站起来,变了脸色“您还真是……懂得怎么激怒我爹,你让我妹妹来章家做厨娘,我爹得游过长江黄河来跟你拼命!”“那她在苏家就能做厨娘,在我家不行?"章惇不服气道。“那能一样嘛,在我们家,干活的事儿都是我们来。"苏遇说道。章惇略一捋须道:“可惜了的,好事儿全让他苏子瞻赶上了!你妹妹年芳几许?可有婚配?我章家子侄虽然不才,仔细挑挑,里面还有几个略微齐整些的,可以为夫。”
苏遇装模作样道“哎,是挺可惜的,章家兄弟皆为翘楚,人中龙凤,只是做不得婚。”
“这又是为何?莫非你妹许了人家?"章惇疑惑道。“哦,那倒没有,首先,她不喜欢姓张的。“苏遇道。“姓章犯天条吗?"章惇道。
“倒也不犯,但比犯了还严重。“苏遇在章惇面前告了张远秋一状。章惇一拍大腿道“哎呀!混了,混了,他是弓长张,我是立早章,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嗯,又能如何呢?我妹妹不嫁人的!"苏遇超坚定的说道。章惇是过来人,一看苏遇这神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只是心底暗暗纳罕道:苏遇这等人才都俘获不了人家小娘子的芳心,自家的子侄不如苏遇远矣,更加没了希望。
思及此处,他不禁深表遗憾,悄悄叹了口气。黄州城这边,一进腊月底,城中的铺子渐渐打了烊,准备过节。宛娘买了一堆柿子和橙子,六郎上山折了一大捆侧柏枝,全家人围在暖炉旁插百事吉。
六郎幽幽叹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倒反过来了,咱们一大家子团圆热闹,倒不知二哥在京中如何了?去何处过年?”苏轼酸溜溜的回道“倒也不必担心他,他早被章惇哄骗了去,哼!”王闰之在一旁笑话他道:“之前还让人家自己拿主意,等人家自己拿完主意后,你又酸倒了牙,真真是不可理喻,咱们哥儿里外不是人了。”“他胆敢支持新政,我就打折他的狗腿!"苏轼气鼓鼓的说道。朝云嗔道“支不支持新政的,辰哥儿顶着苏轼之子的名头在京中行走定然十分艰难。你还不准孩子周转些?”
王适道“二郎素来主意正,他且有自己的盘算呢。”宛娘道“说起来,好久没收到二哥的来信了。”圆娘默不作声,插完百事吉在一旁剥橘子吃,八郎赖在她怀里,非要闻橘子香,小癞皮狗一只。
外面的天灰蒙蒙的,圆娘想:家里那只旅行青蛙真的去扬帆远航、浪迹天涯了。
正胡思乱想着,砚秋手里拿着一封信兴高采烈的进来道“郎君,夫人,二郎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