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屋子里暖香浮动,大家坐在围炉旁听六郎读信,八郎手剥橘子给大家一片一片的分,小手倒饬的飞快。
照例辰哥儿先在信中问候了大家,接着说自己这些时日来的文章精进,又说了些日常吃食,吐槽汴京的冬鱼极贵,且没有黄州的鱼种类多,亦不及其味道鲜美,偏偏他是个爱吃鱼的,每每嘴馋都要借着请章惇指点文章的由头去章府蹭饭。有的时候,他也面皮薄,羊毛不能总可着一家嬉,于是在京中多拜了几位师父,轮流去蹭饭,还蹭出了心得,章家的清蒸鱼,梅家的鱼生,范家的鱼粥,都是一绝。
苏轼低叹道“他倒是个乖觉的!”
他看了六郎一眼,示意六郎继续读,结果六郎面露难色,支支吾吾,道“哎呀!我不识字了,你们自己看吧!”
信纸放在茶几正中央,大家扒头去瞧,圆娘阅读速度极快,两眼就扫完了内容,用帕子掩唇低笑。
苏轼眼神儿不大好,待他看清信上内容时,急忙把信敛了起来,大骂“竖子!竖子!”
宛娘来晚了一步,没有看到信上的内容,忙问圆娘道“如何了?二哥到底在信里写了什么?”
圆娘见苏轼脸色不好,也没多言,直摆了摆手道“没什么,没什么。“然后暗中给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一会儿出去说。信的末尾照例附了几首诗词,有赠父兄的,有赠夫子的。信里依旧未特意提及圆娘,只是随信而来的是两匹上好的绸缎,借口说是蜀国长公主赏的,特意命人带回来给家里的妹妹们裁衣裳。圆娘摸着料子纳闷道:“蜀国长公主的赏赐不是前几日便到了么?怎么又经手二哥一次?”
宛娘摇了摇头道“平日里你精明的什么似的,偏偏这个时候犯傻,这哪里是什么蜀国长公主赐的,这分明是他自己买了送回来的。”圆娘"……
宛娘笑了笑,说道:“说罢,刚刚二哥在信里写了什么,惹伯父吹胡子瞪眼的!”
圆娘暗笑道“二哥那张嘴你还不知道嘛?随师父随了个十成十,是个促狭的,信里提及他拜访了往日苏家在汴京的旧交,唯独蜀国长公主府还没腾出时间去。”
“是啊,这是为何?"宛娘纳闷道。
“二哥在信中说,他原本打算去的,然而刚站在蜀国长公主门口欲去递帖,便被友人们及时发现给叉走了。"圆娘道。“他们叉他干什么?"宛娘问道。
“咳咳,二哥说汴京坊间传闻,蜀国长公主偏爱俊美的少年,若再有几分才气就更好了!偏生那些人觉得二哥长得投长公主所好,又说二哥才气纵横,走正规科举之途便可前途无量,实在是不必走此捷径,不然以后在士林里可就抬不起头来了。"圆娘语速飞快,一口气说完。宛娘闻言怔了怔,忽而笑得前仰后合,叉腰说道:“二哥这人……还真是!!所以,他就没去拜访蜀国长公主?”
“哪能呢!长公主到底是何种人,旁人不知道,二哥还不知道吗?!他悄悄的去过。"圆娘道。
宛娘扶额:“他怎么去的?”
“化身成送鲜蔬水果的小哥儿,推着个独轮车从后门进的,骇得长公主以为我们在黄州遭了什么劫难!"圆娘道。
宛娘道:“还真有他的!难怪伯父会恼羞成怒!不过没想到,蜀国长公主在汴京的名声,已经成了这样?!”
圆娘心心道:古往今来就不乏吃瓜的人,从前是对顶流明星围追堵截,现在是揪着长公主府那点事不放,真的是很难评啊。宛娘见她发愣,碰了碰她的衣袖道“前几日长公主来信问合作开店的事儿,你想得怎么样了?”
“此事等到年后再议吧。"圆娘说道。
“看来长公主十分看重这件事儿,书信往来太慢,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不如等来年你进京与长公主面谈如何?"宛娘道。“我吗?"圆娘指了指自己问道。
“当然得是你,如今饕餮小筑的事儿也安定下来了,我在黄州守着便可,在京城开店不比黄州,菜式品类也得再斟酌斟酌,这种操心劳神的事儿,还得你来。"宛娘笑道,当然,她是可怜她二哥的,她真是这天底下最善解人意的妹妹“师父放心我离开黄州吗?"圆娘忐忑道,她是不惧去京城的,先前也不是没去过,只是这次……貌似情况有些特殊,苏遇也在京城,到时候两人见面多尴尬啊,说些什么好呢?!
如此想着,她就脸红心跳的跑开了。
除夕,汴京。
苏遇这是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外面过年,春砚白日里采买了许多年货,这会儿正撸起袖子和面做馎饦,锅里炖着奶白色的羊肉汤。在这个落雪纷飞的天气,吃上这样一碗羊肉馎饦似乎格外满足。一主一仆抱着硕大的海碗,似乎都不值得张桌,不过,春砚还是放了一张小桌,上面放满各色吃食,都是不久前家里寄来的,也有现在汴京买的。苏遇兴致缺缺,只吩咐春砚将见了底的炒辣酱罐端上来,他用汤匙在辣酱罐里蒯了蒯,蒯出一勺辣酱放入碗中和了和,连汤带面的一块吃。香辣的味道刺激着味蕾,辰哥儿更想家了,想念爹爹阿娘,想念兄弟手足,想捏捏八郎肉乎乎的小脸,想饕餮小筑里数不清的好吃的,又惦记宛娘的婚事,最后将所有的人都想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