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坏水
棉软的帕子落在郑明珠脸颊,轻轻移动,拭去她额顶的冷汗。方才喝了一帖药后,已没方才那种腹如刀绞的痛楚了。郑明珠恢复了气力,睁眼看向榻边的男人。“这段时日,多谢陛下。”
她闻到熟悉的脂膏花香气,目光下移,见萧姜手中攥着一方素帕,看着十分眼熟。
注意到素帕上几道晕开的红痕迹,她愣了片刻,随后反应过来,伸手便要拿回来。
“就如此轻飘飘一个谢字?”
萧姜反手一抬,行云流水地将巾帕重新塞回衣襟里。“等这些风波休上……”
话说一半,郑明珠声音渐弱。
长安城里的风波,何时停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万人之上的位置,更是如此。
“现在我已算彻底与太后撕破了脸面,需得尽早给太后致命一击才是。“萧姜垂下眼帘,见郑明珠直直地盯着帐顶,便知她又在思量对策。他抚上少女泛白的唇,问道:“你没想过,这些事从来都不需你一人面对。”
是不信任,不敢将诸事放任给他,哪怕在自己最虚弱的时候。郑明珠想得出神,良久才意识到萧姜在同她说话。男人定定地打量她,平静的面孔下隐隐藏着几分不悦。又到了这种令她手足无措的时候。
与猜萧姜的心思一比,方才腹如刀绞的痛楚也算不上什么了。“疼……
郑明珠眼睛一闭,捂住肚子翻身滚到榻里。刚缩进锦被里,后颈便被捏住。熟悉的气息贴在她耳侧,低声提醒:“下次记得装像些。”
窗外秋雨未歇,隐有倾天覆地之势。
风雨交加的椒房殿外,车马缓缓停驻在门前。孟元卿走下车马,独自撑起一把油伞。
尚未进椒房殿,便见一女官装扮的宫人顶着雨上前拦路。仔细瞧,是当初随着郑兰一起进宫做女官的侍女。
“见过孟大人,我们二姑娘自午后进了长信宫,便再没出来过。”孟元卿皱眉,看着椒房殿内前来引路的宫人,连忙道:“此事我会想法子,你且先回去。”
枉生接过孟元卿手中的伞,恭敬道:“孟大人,请。”“皇后娘娘身子如何?”
枉生摇摇头,没说话。
刚踏入寝殿,孟元卿便瞧见萧姜坐在案边,神色晦暗不明。虽说此事有萧姜一份默许和参与,但到底是他第一个孩子,有不舍也理所应当。
“臣拜见陛下。”
行过礼后,孟元卿来到榻边。
脉象缓和,寸关尺三部位统调。只是略微滞涩弦滑。这根本不是有孕的脉象,也不是滑胎的脉象。孟元卿抬起指节,复又落下去,反复确认。隔着朦胧纱帘,郑明珠扬起唇,好整以暇地看着他。触上她的目光,孟元卿动作僵住,面色凝重,缓慢收回搭脉的手。郑明珠根本没有身孕。
他是萧姜在朝中信任的人,郑明珠清楚这一点。可她不怕被他发现真相,也不怕他将假孕一事如实告诉萧姜。
那就只能是:
萧姜从一开始便知道郑明珠的计策。
孟元卿面色更黑几分。
他起身来到案边,萧姜正悠闲地饮茶,似也不打算向一个臣子解释这一切。萧姜当日也的确只是暗示了几句罢了。药是他给的,毒是郑兰指使人下的,整件事都与萧姜无干。
自古以来,这等帝王得惠,臣子获罪的事情还少吗?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罢了。
孟元卿吞下所有的不满和怨怼,恭恭敬敬回禀道:“回陛下,臣医术不精,不能保住娘娘的孩子。”
萧姜放下茶盏:“深夜劳你进宫。此事……本与你无干,不必自责。”弦外之音,此事只到郑兰,不会揪出身在前朝的孟元卿。………是。”
自昨日午后,郑兰一直被关押在长信宫后殿。昨夜风雨交加,她听了整夜的雷声。此刻已形容枯槁,双目泛红。一门之隔的殿外,女官得了通融,送来几道清粥小菜。“郑明珠的孩子,保住了吗?”
郑兰发问。
“没有。”
女官欲言又止。
“二姑娘,有一事孟大人让奴婢转告”
“说吧。”
“今后,不能再对皇后下手了。”
“为何?”
女官摇摇头:“孟大人没有明言。”
“二姑娘放心吧,奴婢见太后的意思,似是极力要保下您的。”“我知道了。”
在椒房殿推波助澜下,郑兰毒害皇后子嗣一事,在宫里可算人尽皆知。加之郑明珠遣人来长信宫大闹几回,扬言要郑兰偿命。此事瞒不住,长信宫亦不好行事偏颇。
太后下了诏令,将郑兰贬为最末等的女官,调离未央宫,拨派到兰棠行宫做事。
消息传回椒房殿时,郑明珠正百无聊赖地卧在榻上。昨日深夜她的身子便舒坦不少,今日已然好全了。让一个健全的人装病,在榻上连躺几日,无异于折磨。
听到太后对郑兰的惩处后,她不禁蹙眉。
“不满意?”
萧姜发觉了她的心思。
“我自然不想让她活着。”
曾经多次,郑兰联合孟氏的人要置她于死地,能活到现在算她命大。“不过,太后这般处置郑兰。我亦可以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