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坏处(2 / 2)

孙流兵夜袭时损伤惨重。若乌孙人此时再有动作,只靠乐元的兵马难以支撑。”

流钥回禀道。

“太尉知晓此事吗?”

“今日朝会,群臣众议解决之策。”

郑明珠心下了然,随后佯装困倦,借口离去。午后,郑明珠准时来到甘露殿。

庞春笑着引她入内,还没踏进殿中,便听见里头一阵嘈杂喧哗,伴随着木刻凿砸的声响。

“陛下最爱这匠人的活,特意自各地找来不少巧匠人,正在殿里做木工活。”

甫一入内,便瞧见几个赤膊的青年男子席地而坐,他们手中各持木匠工具,将上好的檀木和金丝楠当作杨柳木来使。尘灰和木屑在殿中飞扬,叮叮当当的声音响彻上下,一时间倒让人分不清此处是未央宫还是菜市口。

庞春见状,连忙递来一张湿帕子:“娘娘快进来吧,内殿会清净些。”郑明珠顿住脚步,不仅没有嫌弃,反而上前两步,在这些人里仔细地看过去。

离她最近的一个木匠瞧见她,手上的活计没停,只是轻轻颔首。举止有礼,不像粗人。

这些人的手……并不算粗糙。

常年做木工的人,手掌受伤是家常便饭。而这些人的手伤,倒好似新添的。郑明珠别开眼,掩唇走进内殿。

萧姜倚靠在案后的软枕上,正拿着一册书卷翻动。午后日光正盛,自窗棱外透照进来,正打在男人身上。

郑明珠心思微转,径自走上前去,坐在案边,恰遮住盛阳。“听闻前朝出了事?”

“陈王上表请奏,调遣兵马驻在乐元,以防乌孙人突然动作。”“太尉如何打算?”

郑明珠问道。

以萧姜现在的力量,这样的大事也不过在甘露殿走个过场,轮不到他来置喙。

“郑家从前便忌惮陈王和他母家的兵马。若调遣军将过去,更怕陈王拥兵自重,多半是不会答允的。”

上次他们夜半离开乐元时,流血漂杵,城内大半的百姓已经遇害。“自从上次在乐元一战,魏国与乌孙正式交战也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去岁晋王两次遇刺,皆与乌孙人有关。现在长安里,只怕也有不少乌孙的探子。”

“这些探子不除,终究是隐患。”

郑明珠话罢,便盯着案上的香炉出神。

半响,她又道:

“陈王恨乌孙人入骨,倒是不会借着这样的由头谎诈朝廷。”“若因郑家猜忌陈王,而误了守城的好时机…”察觉到萧姜许久没搭话,她转身看向身旁看去,却瞧见男人双目微眯,面色阴沉,看向她的视线带着几分审视。

郑明珠心下疑惑。

她说错什么了吗。

“陛下对此事有何想法。”

她话音方落,腰脊便被揽住,拖拽着跌伏在男人胸膛前。殿中熏过沉水香,混合着萧姜身上特有的木头香气,萦绕在鼻息周围。她闻到这气味只想躲。

“对付乌孙人是大事,郑家再只手遮天,也不会放任不管。只是若清肃长安内的乌孙探子一事,全权交给太尉的人。”“郑家会借着这次清肃的名义,滥用私权,替换朝廷里那些不支持郑家的人。”

“我们得想个法子,将此事分拨出去。”

郑明珠神色庄重,语气严肃。

“瞧见外头那些人了吗?“萧姜问道。

郑明珠点头。

“那些人是你招揽来的,我看倒不像工匠。”新帝既放出话来,要招揽天下的能工巧匠,自然有许多有胆量的饱学之士,要借着这样的机会一步登天。

他们未必是木匠,也许只堪堪会锯个木头。若这些人中,有可造之材,安插进朝廷里。假以时日,必然能逐步瓦解郑家。

想通了这一点,郑明珠又问道:“你的意思是,若郑家此次严查乌孙探子,难免会牵连一些官员。到那时空出缺来,再将这些人安插进去。”她扬起唇,笑容灿灿有神,眼底也焕发出生机来。萧姜总算是干了一件人事。

男人没有接过这个话题,而是攥住她的手掌,像是把玩玉器一般,轻轻摩挲着。

“今日面见太后时,说了什么?”

郑明珠正沉浸在逐步消解郑家的展望中没料到萧姜会问起这个,一时语塞。好半响才道:“还能说什么?”

“当然是按着我们事先的计划应付太后。”“哦?没有说起我的坏处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