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重生1977大时代> 第1064章 未雨绸缪药材基地计划,家里来客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4章 未雨绸缪药材基地计划,家里来客了(3 / 4)

案例,1985年上海药材公司未建立反哺机制,导致浙江元胡产区改种水稻,引发1988年药材紧缺。

短期方言是想依托陆同志地方资源加上他研究院国家队身份,可在吉林那边贵重道地药材品类上形成闭环,保障公司产品用药品质。

这东西不光是以后要卖到国外赚外汇的,更是有国内这么大个市场。

更何况这些药材卖给国内的公司,是做成药赚外汇。

如果是直接出售给国外,人家就拼命压价,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自己人。

方言对着陆同志说道:

“眼下研究所承担着卫生部的新药攻坚任务,需要道地药材作临床支撑,可如今各地供的货参差不齐,检测三斤挑不出一两达标的,若是吉林能定向供些特级药材,既解了国家项目的急,也是给咱国内的药材争口气!”

方言说的当然有些夸张了,现在的供货渠道品质是经过筛选的。

不过他就是要把话说的严重一些,把采购的需求拔高到国家任务,让陆同志后面协助起来变成政治正确。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而且给国家争气,也是他们吉林那边的药材帮忙,对于陆同志来说,这也是一项政绩。

“这……”陆同志大概也是没想到方言居然突然提这个。

他都没有准备,一时间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方言继续说道:

“您放心,这都是公对公零风险,所有流程都按照国营单位的走账程序来,不会是我们的私人交易,在场的其他人也可以作证,大家都是听到的。”

“而且我们这个项目是给国家赚外汇的,能够拿出比市场价更高的收购价,溢价的部分可以设立药材品质改良资金,我们可以派中药技术员帮助当地增产提高品质,免费培训中药材的生产种植,炮制,保存。”

“并且我们研究院可以每年向吉林提交《道地药材临床增效报告》,助其争取国家“中药材现代化基地”试点。”

方言对着他点到:

“这个可是正儿八经可以看到的政绩……”

当陆同志犹豫时,方言压低声音给出致命一击:

“您想想,同样的鹿茸,现在供销社收一级品是多少钱一公斤,可要是贴上‘国家急抢救用药指定原料’的标签,将来出口能不能卖到三倍五倍?这差额落回参场就是工人工资,落到县里就是柏油马路,但要是被外商低价收走呢?你们就只有那一点外汇。”

方言策略很简单,用具体数字揭穿外贸困局,将合作收益转化为民生政绩(修路、涨工资),直击地方干部核心诉求。

陆同志这类地方干部最吃国家任务和乡土荣誉这套组合拳了,果不其然听懂了方言的话后,他顿时就进入了思考的状态,方言也不打扰他,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该说不说,这个土豆炖鸡还挺好吃的。

就是鸡太少了点,而且这还是大家都不好意思吃的情况下。

方言想起来自己早上出门的时候,还让老婆弄两只母鸡晚上好炖人参。

哦,对了,那人参也是吉林产的。

就在方言一边吃饭一边放空自己思绪的时候,陆同志说话了。

他对着方言说道:

“这事儿我自己一个人说了不算,不过我感觉能做。”

“不知道能不能让研究院那边出一个详细的章程,写在纸上让我带回去。”

方言听到对方松口,当即回过神来,笑着答应到:

“当然没问题了,待会儿我就去给院长打电话。”

这时候一旁的方药中小声提醒到:

“赵锡武院长下午要过来。”

方言恍然:

“哦,那更好,我直接去找院长说这事儿,然后出个文件来。”

说完对着陆同志保证:

“我会尽快做好送到您手里的。”

陆同志说道:

“这个不着急,这次我是请了假过来,专门带着侄女看病的,我肯定是要看到她脱险并且康复的差不多才回去。”

方言听到他居然打算陪侄女到这个程度,一时间有些惊讶,这亲属关系也太亲了吧?

方言突然有点担心陆同志可能翻车的地方。

他斟酌了下还是问道:

“陆同志,我其实有个疑问,为什么是您带侄女过来?他父母呢?”

陆同志倒是没有在意方言的这个问题,他直接就说道:

“嗐,她十一岁的时候,家里的父母就意外牺牲了,然后我就把人接到我家里,当做自己家闺女一样养到现在,她读书工作什么的,都是我操持的。”

“不过这孩子也和她爸妈一样命不好,这么年纪轻轻的就得了这种病,一直医了两年时间一直都不见好,也还好到京城来了,虽然有些曲折但是遇到您了。”

方言听到这里才算是明白了。

人家基本上是父女关系了。

接下来吃过中午饭,食堂那边的米油粥也熬好了,方言他们提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