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韩奥德语重心长地劝说车梦烟:“梦烟啊,大家都是为了展览好,都希望能够把这个项目做到尽善尽美。别这么固执,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听听刘琳的想法,说不定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呢。”然而,车梦烟却觉得韩奥德根本不理解她的用心,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和无奈:“奥德,你不明白。我并不是固执,我只是希望能够保证展览的质量和效果。我坚持传统的方式,是因为我相信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我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因为盲目创新而失败的例子。”
韩奥德轻轻抿了一口咖啡,缓缓说道:“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是刘琳的想法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一些创新元素,既能满足观众的新需求,又能保持展览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车梦烟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也许你说得有道理,但我还是需要时间去思考。”
金文轩也找了个机会和刘琳谈心,那是在一个微风拂面的傍晚,两人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金文轩温和地说道:“刘琳,我们要考虑团队的和谐,不能只坚持自己的想法。毕竟,我们是一个整体,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展览顺利进行。”刘琳却觉得金文轩没有站在她这一边,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和不满:“文轩,我不是不顾团队,我只是觉得我们应该勇于尝试新的东西,才能让展览更有吸引力。你们为什么都不支持我呢?”
金文轩停下脚步,看着刘琳认真地说:“我们不是不支持创新,而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平衡,让传统和创新相互融合。车梦烟的经验也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不能完全忽视。”刘琳低着头,踢着路边的小石子:“我知道她有经验,但是经验有时候也会成为束缚。”
由于两人之间的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工作进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原本计划好的一些工作,因为车梦烟和刘琳的僵持而无法顺利推进。负责资料整理的同事们望着堆积如山的文件,不知道该按照哪种方式进行分类,他们在两种方案之间犹豫不决,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设计团队拿着草图,面对着传统与创新的抉择,迟迟无法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宣传团队也陷入了困境,无法确定宣传的重点和方向,是突出传统的历史脉络,还是强调创新的主题式展示,他们感到十分迷茫。
整个团队的氛围变得紧张压抑,以往轻松愉快的交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和疏离。大家在工作中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碰到了两人之间敏感的神经。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每个人都心事重重,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一个重要的消息传来,一场关键的预展评估即将来临。这个评估对于展览的未来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在评估前解决内部矛盾,拿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展览很可能会面临夭折的危险。
听到这个消息,车梦烟和刘琳的心中都不禁一紧。他们知道,这已经不再是个人理念的争斗,而是关系到整个展览的生死存亡。
车梦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星空,陷入了沉思。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疲惫而忧虑的神情。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坚持是否真的正确,是否因为自己的固执而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发展。回想起自己多年来在展览策划领域的经历,那些成功的案例和积累的经验,曾经是她自信的源泉,但现在却让她感到迷茫。她意识到,时代在变化,观众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或许自己真的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思路。
刘琳也在回家的路上,脚步变得沉重起来。城市的灯火辉煌,却无法照亮她内心的阴霾。她回想起自己加入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做出一个与众不同、令人瞩目的展览。但现在,因为自己和车梦烟之间的矛盾,一切都变得岌岌可危。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过于冲动,是否没有充分考虑到团队的整体利益。在这个关键时刻,她也意识到,个人的理念固然重要,但团队的合作和目标的实现才是最为关键的。
在这个关键时刻,韩奥德和金文轩再次站了出来。他们组织了一次紧急的团队会议,希望能够在评估前,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而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期待。
韩奥德严肃地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团结一致,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我们的展览就可能会前功尽弃。车梦烟和刘琳,你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展览好,但现在,我们需要放下个人的成见,共同寻找一个解决方案。”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希望能够唤起大家的团结意识。
金文轩也接着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优势,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也许传统的时间顺序展示和创新的主题式展示可以相互融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独特的展览方式。”他在黑板上画着草图,试图用直观的方式展示融合的可能性。
在韩奥德和金文轩的引导下,车梦烟和刘琳也逐渐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对方的观点。车梦烟缓缓地说道:“也许,我们可以在时间顺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主题式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