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嬴政身世千年未解?我揭开真相!> 第16章 燕王惊叹:“这...这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燕王惊叹:“这...这这...??”(1 / 2)

“对,这是大秦皇帝的秘法!”

“添加沥青,黄沙,石子,糯米,石盐,可保坚硬如铁,数十年寸草不生,近百年不损不坏。”

赵王听完,摇头:

“红线,那地图上密密砸砸的红线,全都是驰道?”

萧何傲然:

“然也。”

赵王摇头,走向马车,继而大笑地上车,脸上的表情由诧异变得松快。

韩王和魏王一左一右地夹着赵王坐下。

萧何同样上车,再次扣响厢壁。

马车疾风一般快速向前。

韩王不解地问:

“赵先生为何心情愉快起来?”

赵王向着萧何挑眉,故意拔高声音:

“多亏萧先生。”

魏王有些气恼:

“怎么,赵先生已经习惯俘虏的生活了吗?”

赵王点破:

“韩先生,你那甬道多长?”

“动用多少民力?”

“甬道质量几何?”

韩王被问地云里雾里,呐呐地回答:

“~甬道长九十里,动用民夫数以万计!”

“啊质量、长度都远超甬道的大秦驰道!”

“消耗的民力恐以百万计。”

魏王也如茅塞顿开:

“秦国滥用民力,简如暴政,恐怕百姓要怨声载道。”

“离揭竿而起不远了吧!!”

哈哈哈…韩、赵、魏三王得意的笑声散碎在劲风中。

而萧何,面不改色,更无言语辩解,平静地向着三王,令三王毛骨悚然。

但三王内心愉悦,全都瞟向窗外的风景,懒得与萧何的木讷脸对视。

“邯郸郡到了。”

便衣勒住马匹,车辆稳稳停住。

萧何无视赵王触景生情的悲戚,撩帘,下车。

韩、赵、魏三王平复心情,缓缓下车。

赵王看着井井有条,人流如织的邯郸城。

以及城头飘扬的黑色玄龙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韩王溜达在街道上,调侃:

“赵先生,你说的揭竿而起在哪呢?”

赵王提着衣袍沿着街道继续走,一边走,一边看:

“粮店,饭庄,酒肆,茶楼,布店…竟然繁盛至此。”

魏王站在一个鱼摊前,伸长脖子:

“赵先生,你们邯郸怎会有北方的水产?”

“竟还是鲜活的!”

摊主赵阔堆着笑脸:

“客官好眼力,这是北方的海鱼。”

“经驰驰道一天一夜,运送而来,活力无比啊。”

说着,伸手把海鱼捞起来。

海鱼在赵阔手里奋力挣扎,溅出的咸水落在赵王的眼角,不知是水是泪。

赵王揪住赵阔的衣领:

“你胡说,北地的海鱼,用驰道送过来,你知道有多远吗?”

“需要多少百姓背井离乡修筑吗?”

赵阔心中一紧,手中的鱼掉回水里,连忙解释:

“客官息怒,客官息怒。”

“小人姓赵名阔,家就在身后的城区里。”

“上有老母,还有一双儿女。小人怎敢妄言。”

赵王手渐渐松了,但眼睛还是死死地盯着赵阔。

刚才的问题,没有满意答复,赵王是不甘心的。

赵阔面上带着谨小慎微,但洋溢的幸福感都快逆流成河:

“客官请看,这一片片的商业,一户户的房子,都是兴修驰道的补偿。”

赵阔说着,站直了身子,双手对着咸阳一拱,恭敬:

“是皇帝的政策好。”

“每修一段驰道,或补钱或补房,无数百姓争着抢着修驰道。”

“小人正是抢着修了半年的驰道,这才有了邯郸城里的房子和这小小的鱼摊。”

“驰道的便捷,更是运来北方的水产,小人生意借此越来越好。”

“这驰道帮助很多很多人开了自己的小卖买。”

“可以说是——纵贯南北,货通天下。”

赵王脸上盖着厚厚一层黑云,低沉着嗓音问:

“最后一句话,谁教你说的?”

赵阔愣了愣,环顾四周后说:

“大家都这么说。”

“这么说不是显得有涵养嘛。”

赵王语塞:

“你你…哼。”

拂袖扬长而走。

萧何自始至终,未发一言。

韩、赵、魏三王越走越心情沉重。

这驰道竟能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着实令人咂舌。

爱国的念头,振臂一呼应者影从的场面,怕是全都化为灰烬,沦为泡影。

嬴政啊,嬴政。

既生吾,何生赢啊。

三王在心头,把嬴政彻底恨上了。

临淄郡,张良陪同齐王和燕王到了。

踏上故地,齐王看着笔直的驰道,心中生妒。

嬴政啊嬴政,是苍天助你不助我。

让你想出以工代赈的方法兴修驰道。

齐王想到这,忽地把身子拔得笔直。

嬴政你有驰道,我有文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