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玄幻魔法>剑来> 1177.第1177章 有人说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77.第1177章 有人说过(3 / 9)

他们找对人了。”

小陌答道:“公子说这叫事赶事,时机成熟了,自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举个例子,例如大骊可以帮助正阳山的下山篁竹剑派抬升为宗门,前提是只要他们立功足够,能够被记录在文庙功德簿上。”

除了曹涌,其实几乎所有在座神灵,都有些头疼。

陈平安笑道:“范峻茂,反正只是听听看,我再说一个‘有人说过’的大道理?”

魏檗笑道:“跟谁都不熟,只从纸面上看,分不出高下,各有优点。”

近在咫尺之地,屋外廊道里边,就站着两位道龄极有可能长达万年的飞升境,而且还是出身蛮荒的远古剑修。

看到这里,屋内神灵都已经心中了然。

其实姜尚真就曾与陈平安询问,这个在大日中开辟火精宫作府邸的谢姑娘,莫非是远古天庭神异一道的火精化身?

确定陈平安不是开玩笑,范峻茂难掩喜色,“虽说明知是打一闷棍再给颗枣吃的路数……”

你魏檗倒好,连那位大先生都已经碰过头见过面了?尤其是连大先生住持披云山封正典礼一事,都早就知晓了?

屋内再次传阅这份记录,先前诸位在座神灵,只知道岑文倩在陪都工部做了实事,但是具体是什么功劳,以及如何做成的,并不清楚。但是在这份赵端瑾刚刚“搬来”的档案之上,一目了然,详尽记录了岑文倩以水部员外郎身份提出的每一条建言,如何疏浚河道、拓宽支流水域或是江河改道,在何地进行“合龙”……附加工部诸司不同官员的勘验结果和考评内容。

这本册子的末尾,钤印有一方印章,落魄山陈平安。

这就叫官大一级压死人,朝中有人好做官。

翠微本就是山之别称,以此作为山君神号,不能不说是一个山水官场的奇迹。

范峻茂一挑眉,抬起手,一弹耳朵,“看在那块匾额的份上,说说看,我且听着。”

自己都给了一份名单,陈平安竟然还不知足,这不是得寸进尺是什么。

故而范峻茂自拟神号“翠微”,再通过文庙的审议勘验,属于捡了个天大的漏。

这位即将获得“翠微”神号的女子山君,刚要挪步,她就听到陈平安以心声笑道:“在屋内,不好坏了规矩,我在这里给范山君道个喜,梓桐山与其余四岳有点不一样,文庙会额外赠予南岳一块匾额,‘天下青山’。至于将这块匾额挂在何处,是山门口,还是府邸大门,或是书斋,就看范山君的个人喜好了。”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顿时变得无比诡异。

在这期间,就数长春侯说得最少,她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岑文倩的情况。

山上练气士犯忌,比如哪怕在山外闹出了人命纠纷,只需关起门来,神仙老爷们与当地朝廷与官府磋商,至多是破财消灾,甚至是根本不用钱,朝廷就会代为给出一笔抚恤金,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比如今天全部拿到台面上的提议,其实陈平安早在遂安县村塾那边,就已经跟皇帝宋和通过气,双方一边散步一边详细聊过,陈平安会解释为何如此,各自利弊何在,短期优势与长远的隐忧,与之相对应的后手方案,在不同的阶段,如何查漏补缺,如何更换方针,陈平安都有相关的阐述。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

玉宣国京城事了,去龙泉剑宗给人当伴郎,再与好友一起游历浩然六洲。

老尚书顿时吃瘪不已。

后来好像是文庙提醒过山海宗一次,才笔下留情了。

礼部尚书赵端瑾面无表情。

父慈子孝,上梁正则下梁直。父不慈子就难孝,上梁不正则下梁歪,这就是常理。

小陌笑道:“当了国师会如何,我不清楚公子的心态。但是只说当山主,公子并不觉得有丝毫的心累,反而觉得很开心。”

小陌摇头道:“不是这样的。”

岑文倩的这幅官场升迁图,其实很清晰,那个小国朝廷的君主,有意推出岑文倩当“恶人”,只说裁减胥吏一事,于是等到岑文倩在官场上了犯了众怒,皇帝自然就“顺应民意”,对岑文倩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让岑文倩当了几天的礼部尚书,算是把致仕后的官场待遇提了一级,如此一来,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岑文倩,算是有了个过得去的交待,对岑文倩本人在朝堂上的政敌,更是有了个皆大欢喜的交待。

姜尚真默默记下,打算回到落魄山,将这个细节,与小米粒说一说,他绝不添油加醋就是了。

陈平安才知道,原来御书房的小朝会议事,还可以如此作为,确实省时省力。

这个满脸苦相的老农,就是说话中听,不像某些头别玉簪的青衫书生。

这话我爱听。

礼部尚书赵端瑾得了皇帝陛下的眼神示意,站起身,走到书桌对面的那堵空白墙壁附近,抬起手臂再猛然下划,便“打开”一幅山水画卷,赵端瑾再拿起一旁的长画杆,点了点画面几处,都是如今暂时神职空悬的江河祠庙旧址所在,一一显现,随着赵端瑾的手中竹杆牵引,它们一一“飘落”在两排椅子中央地带的空中,批注文字与袖珍建筑,以及一条条蜿蜒如蛇的江河雏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