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未亮,秦歌就早早地被广播声唤醒。
他起身,与同宿舍的袁文祥一起洗漱完毕,随后结伴来到食堂。
用过早餐后,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大型教室。
教室里,一位男老师正站在讲台上。据介绍,这位老师是从海外归来的顶尖科技人才,在数学领域造诣颇深。
秦歌置身于这个略显枯燥的氛围中,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课程安排十分紧凑,函盖了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空气动力学等诸多学科。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复杂的公式与理论,秦歌全神贯注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内容。
周围的同学们也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室里只有老师的讲课声和同学们沙沙的笔记声。
此后,秦歌便在这种略显枯燥的节奏中生活,日复一日。转眼间,两个月后的仿真测试来临。
不出意外,秦歌每项测试都垫底。这次仿真考试后,老师们和专家开始挑选自己的学生,然而,迟迟没有老师愿意指导秦歌。
就在这尴尬时刻,雷军找到了秦歌。“秦歌,我们这儿汇聚的都是全国的优秀人才,你目前的状况我很清楚。”
“领导,我申请退学。”
雷军赶忙摆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这次仿真考试,我们注重筛选。
你之前学的是外交,可能没接触过这些知识。
这样,每个专业领域你都能去旁听,为期半年。半年后有一次大考,到时候看你在哪个学科有天赋。”秦歌点头同意。
雷军翻看秦歌的资料,心中满是疑惑。他实在不明白,上层领导为何会推荐秦歌来此学习。
毕竟来到这个研究所的学生,哪个不是天之骄子?
再加之有各个领域的科研人才加以培养,日后必然是国家的栋梁之材。雷军摇摇头,收起了秦歌的资料。
秦歌有些尴尬地回到休息处。他打开系统商城,用系统将所有相关知识兑换出来,众多知识集成为一本。
接着,他花钱将这些知识灌入脑海。秦歌不敢拿出系统兑换的书籍,只能亲手抄写,因为他深知这些尖端知识不应在此时现世。
他仔细筛选、删减后,开始手动编辑成书。
时间转瞬即逝已经到这里半年了,大考终于来临。不出所料,秦歌各项学科成绩都名列前茅。
这让雷军和各位专家教授欣喜万分,他们纷纷向秦歌抛出橄榄枝,希望收他为弟子。
但秦歌志不在此,再次提交了退学申请。这次,雷军没有挽留。
秦歌临走之前,把这半年编写的书籍整理成稿。
他将空气动力学相关的稿件交给了袁文祥,把数学知识的文稿递给了与他初次见面的谢钰淼,又把化学知识的材料交给了林若仙等等。
谢钰淼在送秦歌上车的那一刻,早已泪流满面。
袁文祥紧紧拉着秦歌的手,诚挚地说道:“兄弟,有时间一定要联系我们啊。
你的才华,我们可是有目共睹的。是不是之前受到了委屈,所以一直心里有气?”
秦歌轻轻摇了摇头,回应道:“兄弟,我志不在此。
不过以后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联系我,我就在四九城的南锣鼓巷,这你们也知道。”
众人纷纷点头,就连几位教授也面露愧疚之色。
因为在这半年里,他们对秦歌存在偏见,没想到深深伤害了这位天才的心。
雷军此时同样心生愧疚,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他对秦歌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他一心只关注各个领域的尖端人才,却忽略了秦歌。
雷军走上前,紧紧握住秦歌的手,说道:“秦歌,啥都别说了。以后要是还想回来,给我打电话就行。”
说完,雷军郑重地向秦歌敬了一个礼。秦歌挥了挥手,告别了专家教授和同学们,转身踏上了归程。
秦歌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如今还年轻,确实需要时间沉淀。
再过几年,等时机成熟,自己拿出那些知识,肯定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就这样,秦歌带着沉重的心情乘车往家赶去。
车子终于抵达南锣鼓巷,此时秦歌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满心忧虑,不知秦淮月是否还在等着自己。
秦歌甩了甩头,试图驱散这些烦忧,算了,不想那么多了。
秦歌刚一踏入四合院,便惊动了院里的大妈们,她们纷纷围拢过来。
“小秦,你这段时间跑哪儿去啦?”一位大妈问道。
秦歌微笑着回应:“领导安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