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静静地听着,指尖一缕造化清气萦绕盘旋。
她目光深邃,仿佛看穿了时光长河中的某些片段,片刻后,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在她唇边漾开:
“日月相合,阴阳相济……此念暗合天道运转之理。
也罢,吾便随尔等走一遭这太阴星。
缘法如何,且看尔等造化与那两位姐妹心意。”
她心中思忖,此乃天道大势,亦是妖族气运所系,作为妖族娲皇,她亦有引导之责。
“多谢女娲道友!” 帝俊与太一闻言大喜。
女娲颔首,素手轻挥,一道七彩霞光铺就的虹桥自造化宫门前延伸而出,直贯幽邃星空,目标正是那轮清冷姣洁的太阴星。
三人踏上虹桥,身影瞬间融入流光,跨越无尽虚空。
太阴星,与太阳星的炽烈煌煌截然不同。
此地清寒彻骨,却又纯净无垢。
广袤的月海泛着银白色的微澜,巨大的月桂树扎根于星核,枝叶婆娑,洒落亿万点清冷的光屑,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无数琼楼玉宇点缀在月海之畔、桂树之下,皆由寒玉与月魄精华筑成,晶莹剔透,如梦似幻。
整个星辰笼罩在一层朦胧而柔和的月华之中,静谧、清冷、孤高。
虹桥落处,正是月桂神树之下,太阴神宫之前。
早有侍女通禀,宫门洞开。两道倩影联袂而出,身着月华织就的仙裳,宛如从亘古的月色中走来。
左侧常曦,气质温婉如水,眸光清澈似最纯净的月魄,流转间带着抚慰心灵的宁静之力。她周身弥漫着柔和清辉,如同夜晚最温柔的月光,令人见之忘俗,心生亲近。
右侧羲和,容貌与常曦有七八分相似,却多了几分明艳与英气,眼神清亮锐利,如同破开云雾的皓月,带着一丝审视与探究。她身周清辉更显明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源自本源的清冷威严。
她们的目光首先落在女娲娘娘身上,带着敬意行礼:
“见过女娲姐姐。”
随后,羲和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女娲身侧那位身着帝袍,气度最为雍容威严的男子——帝俊。
当她的视线触及帝俊那深邃如星河、蕴含着无上皇者威严却又隐隐透出诚挚温和的眼眸时,心中再次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种奇异而陌生的悸动悄然滋生。
那感觉来得如此突然,又如此自然,仿佛沉寂了亿万年的本源在共鸣。
她感觉自己的心跳似乎漏了一拍,清冷的面容上飞起一抹极其淡薄、几乎难以察觉的红晕,目光下意识地想要避开,却又忍不住被吸引。
这股悸动并非源于帝俊的权势,而是源于一种更深邃、更古老的联系,一种源自太阳与太阴本源的、宿命般的吸引。
常曦亦有所感,她温婉的目光同样落在帝俊身上,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不同于羲和那瞬间的强烈悸动,常曦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暖而安定的力量,仿佛找到了某种缺失的圆满。
帝俊身上那浩大阳刚的皇者之气,非但没有压迫感,反而奇异地与她体内的太阴本源交融,产生一种阴阳和谐、刚柔并济的舒适感。
她悄悄看向姐姐羲和,从姐姐那瞬间变化的眸光和细微的气息波动中,她明白了,姐姐与自己有着相同的感应。
常曦心中那份温婉的悸动化作了淡淡的喜悦与羞涩,她微微垂首,露出一截白淅优雅的颈项。
而当她们的目光移至手持混沌钟、气势凌厉张扬的太一时,虽然也感受到了对方强大的力量与东皇的威严,但那种源自生命本源最深处的悸动却并未出现。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日月之道将在眼前这位太阳之主与自己姐妹之间书写。
帝俊同样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那两道清冷目光的注视。
当羲和那清亮中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悸动的眼神,以及常曦温婉宁静中透露出羞涩与喜悦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奇妙感觉瞬间充盈心间。
那感觉无比熨帖,仿佛漂泊已久的星辰终于找到了既定的轨道,又似长久缺失的一半骤然圆满。
清淅地感觉到体内磅礴的太阳真火本源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发出愉悦的嗡鸣,指向对面的太阴本源,没有丝毫排斥,只有渴望交融的亲近。
这绝非简单的男女情愫,而是天道伦常在生命本源层面的共鸣!
心中那份空悬之感,在这一刻被温柔填满,看向常曦羲和的目光,充满了惊喜与难以言喻的深情。
太一将兄长与两位女神之间那无声却又强烈的精神共鸣与气场变化尽收眼底,心中已然明了七八分,暗道:
“天意如此,果然妙不可言!”
对羲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