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扣扣”
敲门声响起。
“谁?”
江星月的手放进包里,握住里面的电磁木仓。
“你好,客人,我是来送餐的。”
想起刚才自己在楼下确实说过让服务员送份午餐上来,江星月紧绷的神经才松了下来。
在封闭空间,十楼,她可不是要谨慎。
开门。
看着外面的推车和上面的餐盘,江星月侧身让人进来。
送人离开的时候,正好看到服务员敲响了对面的门,而那人正是火车上的盘核桃的老爷子。
裴家山也看到了江星月,挑眉,点了点头。
江星月也点头回应,随后直接关上了房门。
一夜无事。
想到从上面获得的卢深的地址和工作情况,江星月已经想到了接触对方的方式。
华北路的松花小巷。
车轮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江星月拿着一本泛黄的《材料科学》杂志,慢慢的走到了巷子里一间书铺。
“欢迎光临,随便看。”
卢深拿着抹布略过前面的收款台,听到开门声第一时间笑着转身。
在看到江星月手里拿着的那本杂志时瞳孔猛地皱缩。
一九六六年第三期,第二十八页,主题人物是五十六岁的卢广山。
也就是卢深的父亲。
那是他最风光的时刻,他研发的新型生物陶瓷突破瓶颈,被各大报纸争相采访。
可就在第二年的冬天,他的父亲和母亲都被送到了最偏远的地区。
不到三个月就郁郁而终。
“你好,我想找一些材料学方面的书籍,您这里有吗?”
江星月晃了晃手里的杂志。
她的声音不大,却拉回了卢深的思绪。
他抬头望去,声音有些许发涩。
“有,这边请。”
卢深放下抹布,领着江星月来到房间东边的角落,这里的两排书架放的都是材料学的书籍,甚至还有一些国外的最新资料,一眼就能看出是费心收集到的。
手指在书名的位置划过,江星月眼中闪过满意的笑容。
“谢谢,我先自己看一下,可以吗?”
“当然可以。”
卢深留下这句话,点头,转身离开,坐回到收款台那边的椅子上看书。
随意从书架上拿了一本鹰酱国的杂志,慢慢翻看。
五分钟后,江星月转身,迈步朝着卢深走去。
“老板,这本多少钱?”
“十五块钱。”
从背包里拿出现金,眼角余光注意到刚才卢深合上的那一页和自己刚刚在杂志上看到的内容有些相同的理论点,江星月准备继续深入,探一探卢深的底。
包里的手停了下来,故作挑剔的挑了挑眉。
拿着杂志的手腕微微一动。
“就这?还敢要十五?想抢钱啊!”
卢深皱眉,不知道为什么刚才还温温柔柔的一个同志怎么就变了,但还是耐着性子对江星月解释。
“这位同志,这本杂志是鹰酱国上个月新出的,我们也是找了渠道才进来的货,成本本来就高。”
甩了一下手里的杂志,嗤笑一声。
“糊弄谁呢?仿的吧?”
就在卢深准备开口时,江星月抢先一步开口。
“别的不说,就说这里面提到的应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真的很可笑,花那么多钱做这个研究真的是秃子脑袋上抓虱子—多此一举。鹰酱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
江星月是有几分演技的,从表情到动作,崇洋媚外演绎的极好。
不爱惜书籍、轻易下结论、崇洋媚外,几乎都是在卢深的逆鳞上撒辣椒粉。
忍了好一会的卢深不是个让自己受委屈的。
皱眉、抬手,下一秒直接躲过了江星月手里的书!
“你根本就不懂!”
抬眸,对上江星月漫不经心的表情,呼吸重了几分。
语气有些沉。
“这是未雨绸缪。”
“现在的塑料、化纤还有一些垃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降解,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要不了多少年蓝星就会变成垃圾星、毒星!”
开始还以为这位同志也是一位喜欢材料学的,没想到对于材料的理解竟然如此浅薄。
“毒星?危言耸听,塑料和化纤材料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还丰富了石油的使用,蓝星这么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