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一年之约还早,江星月心里顿觉轻松起来。
这次自己也没做什么,这可是实打实的新成果,领导总没话说了吧。
之前大家有项目完成,江星月会提出另一个新项目,可这次没有。
郑芸有些惆怅,转头看向身边吃饭的阮丁香。
“你说,院长是不是觉得我们的项目做的没有那么好,所以才没有说新项目的事情。”
阮丁香剥下鸡蛋壳,看了一眼身边的郑芸:“我倒不觉得,就是机器人项目完成那次院长不也没说新项目。”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郑芸疑惑。
现在所里就还有两个项目,一个是空间站一个是登月计划,这两者之间联系又很紧密,难道是想完成这两个项目再说?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江星月端着托盘过来的时候正听到郑芸嘴里嘟囔着这句话。
顺嘴接道:“什么想不通?”
“想不通怎么没有公布新的项目。”
被当事人听到,郑芸也没觉得有什么,问出来心里就不再纠结了。
“其实也没什么,手头这两个项目关系重大,想着大家一起努力做好,也给后面打下基础。”
空间研究所里这些人之前都是各个方向的人才,经过差不多一年的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专业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
但还是有些不够。
空间站和登月计划就是他们最后的磨刀石。
听她这么一说,郑芸心里也踏实下来。
“行,院长,我明白了。”
在距离和凌老约定时间还有三个月的时候,研究所,会议室。
“我们目前在轨微星已经有一千三百七十六颗,下一步就是载人航天而载人航天之后必然是空间站。”
“现在大家说一说这个月的工作情况吧。”
江星月端坐在首位,视线扫过周围众人,讲话的时候眼神无波无澜。
左右看了看,吴教授作为前辈,打开自己面前的资料,第一个开口。
“空间站的材料我们优先选择重量轻、强度高、抗辐射、耐极端温度的材料,同时参考其他特殊设备,主要考虑到了钛合金、碳化铝合金、光纤、铅等材料,结合3d打印技术,根据不同材料特性分别作为支撑支柱、防辐射层”
吴教授讲了足足十八分钟,条理清晰,内容详尽,江星月点头,觉得自己真是给研究所找了一个定海神针。
什么问题到了吴教授这里总能解决。
“不过。”
心里正高兴着,就听到吴教授突然话锋一转。
“空间站内有科研人员生活,如何保证他们在太空中的人身安全也是一个问题。”
以前的微星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航母呢可以有透气的地方,可人要在太空生活,该如何避免材料本身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也是一个问题。
众人都陷入思索,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他们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两分钟后,大家纷纷看向江星月。
一般这种时候就是真的没有头绪了。
“或许大家有没有想过一种可食用材料?”
“我们可以利用玉米和竹子的混合物制作成一种涂膜刷在空间站内壁,不仅可以阻挡有害气体、还能吸收有害物质、防火、防水、防电。”
看起来荒诞的方法却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这个人是江星月。
“院长,您能大概说一下吗,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吴教授从未把高大上的空间站材料和最常见的吃食联系起来,但他没有怀疑其中的可行性,而是直接问起原理。
“当然,我们都知道竹子的主体有很多空隙,我们”
十分钟后,有人似懂非懂,有人恍然大悟,吴教授在本子上记录下江星月说的要点和自己的感悟,觉得这事很可行。
材料问题已经有了思路,接下来就是其他组。
“好,下一位,楚教授吧,说说你们这边的情况。”
楚亚君对着江星月点头,随后从容的开始汇报自己的工作。
“我和郑同志还有阮同志等人,这个月主要是在研究太阳能发动机的问题,考虑到太阳能电池阵列”
等他讲完之后,江星月照例问了一句。
“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
楚亚君抬头:“目前来说主要是发电量和庞大的用电量之间还有差距,在阵列固定情况下如何实现最大集能减少浪费也是一个难点。”
沉思片刻,江星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