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曲洋本已准备好,一旦嵩山派动手,他就出手相救,莫大也会暗中协助。
但两人不敢公然与嵩山派对抗。
没办法,如今五岳之中,嵩山派势力最强。
没人像曹命那样有底气,敢公然与嵩山派对立。
在大明武林中,日月神教是一个庞大的存在。
而五岳剑派合并后,嵩山派自认为能与日月神教平起平坐。
但嵩山派的统一只是表面,实际上是由左冷禅一人施压,迫使其他四派不得不承认嵩山为五岳之首,尊他为盟主。
表面上恭敬服从,关键时刻却无人响应,左冷禅对此十分头疼。
对付刘正风,正是为了让其他四派认清形势。
因此,曹命出手救刘正风,实际上是站在战略层面与左冷禅对抗。
曲洋和莫大都不敢轻举妄动,各自有自己的考虑。
曲洋其实也想像刘正风一样退出江湖。
他是日月神教的长老,但只是闲职,根本调动不了人手。
以他的武功,最多只能救下刘正风一人,保全刘家老小却力不从心。
莫大若要出手,更是谨慎。
曲洋尚且能在危急时相助,莫大却只能暗中行动。
莫大作为衡山派的掌门,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若公然支持刘正风,就会失去道德高地。
刘正风与曲洋的交情,已经让衡山派处于不利地位。
作为门派的代表,莫大不能因一人之私而损害衡山派的根本。
然而,刘正风毕竟是他的师弟,莫大也不忍心看着他遭遇不幸。
在刘正风金盆洗手之际,莫大不远千里而来,内心期盼着仪式能够顺利进行。
当有人救下了刘正风,莫大不愿久留,便拉起胡琴,示意之后便悄然离去。
刘正风这时才意识到师兄也来到了刘家大院:“我与师兄在音律上常有不同意见,不喜欢他的性格。
但在我遇到危险时,师兄还是来了。”
刘正风没有责怪莫大没有及时出手。
他明白,自己的家是他的家,而衡山派对莫大来说也同样是家。
如果他因为刘正风而出手,嵩山派可能会借机对衡山派发难,造成更大的危机。
刘正风向曹命表示感谢:“多亏曹大人相助,我刘正风绝不会忘记这份恩情。”他决定跟随曹命前往京城。
曲洋出现并询问曹命:“曹大人,您为何要找一个说书先生?”曹命回答说:“我在京城开了一家茶楼,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想来想去,是缺少一个说书唱曲的人。”曲洋感到惊讶:“随便找个说书的不是更简单吗?为何要自找麻烦?”曹命反问:“普通的说书人,有刘师叔这样的武艺吗?”
刘正风听到曹命评价自己的武功,并不生气。
毕竟曹命的实力明显在他之上。
曲洋却觉得有些好笑:“你请刘贤弟去说书,是因为看中他的武艺?”曹命点头:“也可以这么说。
前几天我在京城遭遇刺杀,原本请来的说书人都吓跑了,不敢再来了。”
追命在一旁听着,感到哭笑不得。
他远道而来,竟然是为了给曹命找一个会武功的说书人。
曹命甚至动用了东厂的力量,与嵩山派闹翻。
曹命再次邀请刘正风:“刘师叔既然打算洗手不干,不如来我的茶楼说书,我会给你满意的报酬。”刘正风苦笑:“曹大人救了我全家的命,既然如此,我去你的茶楼说书又有何不可?”他心里清楚,衡山派已经无法保护他了。
虽然他不认为自己与曲洋的交往是背叛,但在他人眼中,他就是理亏的一方。
能够保护他的,只有朝廷和官府的人,而曹命正是这样的人。
刘正风对曲洋提议:“曲兄,何不与我同赴京城?”曲洋则询问曹命:“曹大人,可愿接纳我这样的江湖人士?”曹命稍显意外,但考虑到自己曾收留东方不败,再多一个江湖长老也无妨,何况曲洋自有其价值,遂点头同意。
追命质疑曹命的行为,曹命则以东厂身份回应,强调自己的行动无需六扇门操心。
曹命的决心坚定不移,追命对此感到愤怒,认为曹命的立场变化无常。
曹正醇对曹命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怒,原本以为曹命离开京城是为了处理要事,却发现他只是请了衡山派的刘老三到茶楼讲故事。
曹正醇对曹命的不满情绪高涨。
曹命在京城遭遇不明身份的刺客袭击,却未告知曹正醇便逃离,这让曹正醇深感忧虑。
京城是曹